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暴力美学概述 | 第11-21页 |
·暴力美学的含义 | 第11-13页 |
·对客体实施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行为即暴力 | 第11-12页 |
·狭义上——电影中把暴力血腥变为纯粹形式美感 | 第12页 |
·广义上——表现人攻击性本能的一种美学范式 | 第12-13页 |
·暴力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21页 |
·古代人类对暴力美的追求源于对生命力的表现 | 第13-14页 |
·暴力美学是伴随着现代派艺术和电影艺术而发展的 | 第14-18页 |
·暴力美学与美学的暴力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暴力美学产生的基础 | 第21-31页 |
·暴力美学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 第21-24页 |
·人类生命力的张扬 | 第21-22页 |
·情感发泄、英雄情结 | 第22-24页 |
·暴力美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24-26页 |
·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 第24-25页 |
·消费时代的全面来临 | 第25-26页 |
·暴力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 | 第26-28页 |
·后现代思潮 | 第26-27页 |
·媚俗艺术 | 第27-28页 |
·暴力美学是美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结果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暴力美学的审美形态 | 第31-43页 |
·暴力的审美与审丑 | 第31-34页 |
·形式上——暴力美表示愉悦,暴力丑则是折磨 | 第31-32页 |
·本质上——暴力美肯定人自身,暴力丑则是否定人性 | 第32页 |
·动机上——暴力美是叙事元素,暴力丑则是极端的非人性 | 第32-33页 |
·化丑为美 | 第33-34页 |
·暴力美学的表现形式 | 第34-39页 |
·动作场面的夸张化 | 第34-36页 |
·表达方式的风格化 | 第36-37页 |
·价值追求的娱乐化 | 第37-38页 |
·镜头设计的浪漫化 | 第38页 |
·叙事情节的喜剧化 | 第38-39页 |
·其他艺术形式中暴力美学的表现形态 | 第39-43页 |
·古代艺术中暴力美学的表现 | 第39-40页 |
·文学作品中暴力美学的直接表现 | 第40-41页 |
·摇滚乐与暴力美学的神交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从暴力美学的不同流派看暴力美学的审美特征 | 第43-55页 |
·浪漫的中国诗意暴力美学 | 第43-45页 |
·残酷的日本静态暴力美学 | 第45-47页 |
·戏谑的美国娱乐暴力美学 | 第47-50页 |
·异军突起的女性暴力美学 | 第50-51页 |
·暴力美学的审美特征 | 第51-55页 |
·把血腥暴力影像化为纯粹的形式之美 | 第51-52页 |
·用人性化的暴力行为消解暴力 | 第52-53页 |
·以叙事策略悬置道德价值判断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暴力美学的审美价值 | 第55-61页 |
·暴力美学折射人的生存方式 | 第55-57页 |
·暴力美学是一种宣泄 | 第57-59页 |
·暴力美学是对自由的向往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个人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