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言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与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土地用途转换模拟的理论与方法述评 | 第14-16页 |
2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驱动机理研究 | 第16-27页 |
·土地用途转换的驱动力分析 | 第16-19页 |
·土地用途转换的驱动力选取原则 | 第16页 |
·土地用途转换的驱动力构成 | 第16-17页 |
·土地用途转换的驱动力特征分析 | 第17-19页 |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驱动力模型的构建 | 第19-25页 |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驱动力因子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19-21页 |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基础数据来源及时空变化特征 | 第21页 |
·土地用途转换驱动力模型的构建 | 第21-25页 |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驱动力模型估计与结果解释 | 第25-27页 |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驱动力模型估计 | 第25-26页 |
·中国土地用途转换驱动力模型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3 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影响因素预测与分析 | 第27-38页 |
·2010-2025 年人口增长及其特征 | 第28页 |
·2010-2025 年城市化水平特征 | 第28-29页 |
·2010-2025 年农业投资分析 | 第29-30页 |
·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影响因素的区域组合影响分析 | 第30-38页 |
4 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情景设计 | 第38-42页 |
·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基准情景设计 | 第38-40页 |
·基准情景的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基准情景的三种方案 | 第39-40页 |
·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政策情景 | 第40-42页 |
·环境保育情景 | 第40页 |
·生物能源发展情景 | 第40-41页 |
·农业补贴情景 | 第41-42页 |
5 基于DLS 模型的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模拟与时空分异特征 | 第42-61页 |
·应用DLS 模型模拟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 | 第42-47页 |
·DLS 模型的构成 | 第42-46页 |
·基于DLS 模型的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模拟 | 第46-47页 |
·基准情景下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47-52页 |
·基于基准情景预测的中国2010-2025 年土地利用变化 | 第47-50页 |
·基于基准情景预测的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空间分异特征 | 第50-52页 |
·政策情景下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52-61页 |
·环境保育情景下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模拟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53-56页 |
·生物能源发展情景下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模拟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56-58页 |
·农业补贴情景下中国2010-2025 年土地用途转换模拟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58-61页 |
6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对策建议 | 第62-65页 |
·严格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第63页 |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节约用地 | 第63页 |
·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第63页 |
·编制科学的土地开发规划 | 第63-64页 |
·强化公众参与,建立土地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