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6-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本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际小额农贷制度的发展 | 第11-19页 |
·几个国家小额农贷制度介绍 | 第11-16页 |
·孟加拉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制度 | 第11-12页 |
·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 | 第12-13页 |
·印尼人民银行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 | 第13-15页 |
·玻利维亚的小额农贷制度 | 第15-16页 |
·各国小额农贷制度的发展经验借鉴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发展实践 | 第19-32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背景,起源和发展阶段 | 第19-21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信贷机构与模式 | 第21-22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22-24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相关政策 | 第24-26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最新发展状况 | 第26-27页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实施意义 | 第27-32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宏观层面分析 | 第32-35页 |
·贷款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 第32-33页 |
·对小额信贷认识和定位的偏差 | 第33-34页 |
·我国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4页 |
·监管范围不确定 | 第34页 |
·资金来源单一 | 第34-35页 |
·微观层面分析 | 第35-37页 |
·产权配置不明晰 | 第35页 |
·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35页 |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 第35-36页 |
·农户对小额信贷缺乏正确的认识 | 第36页 |
·缺乏基层政府的有效支持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相关解决措施 | 第37-45页 |
·完善贷款制度的设计 | 第37-38页 |
·加快和推动小额信贷组织的建立,促进小额农贷的竞争 | 第38页 |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为小额农贷发展提供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 | 第38-39页 |
·允许其他合法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办理小额信贷业务 | 第39-40页 |
·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信贷模式,进行信贷产品的创新 | 第40-41页 |
·创新服务方式,有效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 | 第41-44页 |
·切实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搭建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平台等措施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45-53页 |
·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的成因 | 第45-46页 |
·经营手段单一,贷款效率低 | 第45页 |
·业务操作不规范,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45-46页 |
·农户们对小额信贷性质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 第46页 |
·我国农村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还款的不确定性 | 第46页 |
·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 | 第46-48页 |
·自然灾害风险 | 第46-47页 |
·市场变化风险 | 第47-48页 |
·信用道德风险 | 第48页 |
·管理风险 | 第48页 |
·防范措施 | 第48-53页 |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 第48-50页 |
·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 | 第50页 |
·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 第50页 |
·大力推行农业企业化 | 第50-51页 |
·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分散风险 | 第51页 |
·建立科学的小额农贷管理体系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