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剪力连接件受力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波纹钢腹板箱梁的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波纹钢腹板箱梁的优缺点 | 第14-15页 |
·剪力键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波纹钢腹板箱梁剪力连接件 | 第20-27页 |
·引言 | 第20页 |
·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接合部的连接方式及特点 | 第20-22页 |
·波纹钢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常用的接合方式 | 第20-21页 |
·波纹钢腹板与端横梁的结合方式 | 第21-22页 |
·波纹钢腹板与内衬混凝土的接合方式 | 第22页 |
·剪力连接件 | 第22-26页 |
·常用剪力连接件及分类 | 第22-23页 |
·新型剪力连接件 | 第23-25页 |
·剪力连接件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鄄城黄河桥埋入式剪力连接件的设计 | 第27-38页 |
·工程简介 | 第27-28页 |
·剪力连接件设计流程 | 第28-33页 |
·设计流程分析 | 第28-32页 |
·设计流程小结 | 第32-33页 |
·鄄城黄河公路大桥全桥计算确定竖向剪力 | 第33-36页 |
·概述 | 第33页 |
·设计资料 | 第33-34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4页 |
·有限元结果 | 第34-36页 |
·鄄城黄河公路大桥顶底板与腹板接合部构造介绍 | 第36页 |
·埋入式连接件的设计验算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8-49页 |
·概述 | 第38页 |
·钢材材料理论 | 第38-40页 |
·钢材本构关系 | 第38-39页 |
·钢材本构模型 | 第39-40页 |
·钢筋混凝土理论 | 第40-45页 |
·混凝土破坏准则 | 第40-41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41-43页 |
·有限元分析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模式 | 第43-44页 |
·有限元分析中钢筋处理模式 | 第44-45页 |
·ANSYS相关单元及材料理论 | 第45-48页 |
·一般单元 | 第45页 |
·混凝土单元 | 第45-46页 |
·ANSYS弹塑性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钉柱连接件受力性能分析 | 第49-85页 |
·概述 | 第49-51页 |
·有限元模型简介 | 第51-53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3-60页 |
·全过程受力分析 | 第53-58页 |
·荷载-滑移曲线 | 第58-59页 |
·受力机理 | 第59页 |
·破坏形式 | 第59-60页 |
·参数分析 | 第60-69页 |
·混凝土等级 | 第60-61页 |
·钉柱材料强度 | 第61-62页 |
·钉柱直径 | 第62-63页 |
·钉柱高度 | 第63-67页 |
·有无箍筋 | 第67页 |
·有限元结果汇总 | 第67-69页 |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69-73页 |
·钉柱试验介绍 | 第69-72页 |
·试验结果汇总及比较 | 第72-73页 |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3页 |
·有限元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 第73-84页 |
·与极限承载力公式对比 | 第73-82页 |
·与荷载-滑移曲线公式对比 | 第82-84页 |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6章 PBL连接件受力性能分析 | 第85-114页 |
·概述 | 第85-86页 |
·有限元模型简介 | 第86-87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87-99页 |
·PBL16连接件全过程受力分析 | 第87-97页 |
·受力机理 | 第97页 |
·破坏形式 | 第97-98页 |
·PBL16连接件荷载-滑移曲线 | 第98-99页 |
·参数分析 | 第99-105页 |
·有无贯穿钢筋 | 第99-100页 |
·混凝土等级 | 第100-102页 |
·钢板开孔直径 | 第102-103页 |
·贯穿钢筋直径 | 第103-104页 |
·有限元结果汇总 | 第104-105页 |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105-106页 |
·厦门马新大桥剪力键试验 | 第105-106页 |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第106页 |
·有限元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 第106-113页 |
·PBL连接件极限承载力各公式简介 | 第106-108页 |
·计算结果对比 | 第108-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114-115页 |
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