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前言 | 第15-18页 |
| 1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大意义 | 第18-25页 |
|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 第18-21页 |
|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 第18-19页 |
| ·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 | 第19-21页 |
| ·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 第21-23页 |
|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 第21-22页 |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 第22-23页 |
| ·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3-25页 |
| ·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 第23-24页 |
|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4-25页 |
| 2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9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所处的新环境 | 第25-30页 |
| ·新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 第25-26页 |
| ·党的建设成就斐然,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但同时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 第26-27页 |
| ·高校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新的挑战 | 第27-28页 |
|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出新课题 | 第28-29页 |
| ·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第29-30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 ·教育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 | 第30-31页 |
| ·教育方法比较片面,系统性不够 | 第31页 |
| ·教育过程有脱节现象,连续性不好 | 第31-32页 |
| ·教育模式相对陈旧,创新性不足 | 第32-33页 |
| ·教育态度存在不良倾向 | 第33-34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 ·对大学生党员教育重视不够 | 第34-35页 |
| ·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35-36页 |
| ·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把关 | 第36-37页 |
| ·大学生党组织建设不力 | 第37-38页 |
| ·大学生党员教育制度不健全 | 第38-39页 |
| 3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对策 | 第39-55页 |
| ·高校大学生党员角色的二重性 | 第39-40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目标要求 | 第40-41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41-46页 |
| ·理想信念教育 | 第41-42页 |
| ·入党动机教育 | 第42-43页 |
| ·党的宗旨教育 | 第43-44页 |
| ·政治意识教育 | 第44页 |
| ·纪律作风教育 | 第44-45页 |
| ·党的历史教育 | 第45-46页 |
| ·成才教育 | 第46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46-49页 |
| ·理论教育模式 | 第46-47页 |
| ·主题教育模式 | 第47-48页 |
| ·实践教育模式 | 第48-49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49-51页 |
| ·针对性原则 | 第49页 |
| ·时代性原则 | 第49-50页 |
| ·实践性原则 | 第50页 |
| ·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 第50-51页 |
|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科学方法 | 第51-55页 |
| ·教育党员与关心党员相结合 | 第51页 |
| ·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 | 第51-52页 |
| ·先进性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 | 第52页 |
| ·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相结合 | 第52-53页 |
| ·扁平式教育与分层式教育相结合 | 第53页 |
| ·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 第53-55页 |
| 4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保障机制 | 第55-66页 |
| ·完善党员发展机制 | 第55-56页 |
| ·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培养工作 | 第55-56页 |
| ·坚持原则,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完善手续,确保发展质量 | 第56页 |
| ·健全持续教育机制 | 第56-60页 |
| ·细化党员标准,亮化党员形象 | 第56-57页 |
| ·完善学习培训制度 | 第57-58页 |
| ·加强教育阵地建设 | 第58-59页 |
| ·严格党内生活制度 | 第59页 |
| ·建立党员谈心制度 | 第59-60页 |
| ·改进党员考评机制 | 第60-61页 |
| ·科学设计考评体系 | 第60-61页 |
| ·定期开展党内外民主考评 | 第61页 |
| ·严格组织建设机制 | 第61-64页 |
| ·科学设置大学生党组织 | 第61-62页 |
| ·切实抓好大学生党组织建设 | 第62-63页 |
| ·创新大学生党组织的活动方式 | 第63页 |
| ·强化大学生党支部工作考评 | 第63-64页 |
| ·加强队伍建设机制 | 第64-66页 |
|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工作人员 | 第64页 |
| ·加强队伍能力素质培养 | 第64-65页 |
| ·建立有效的工作保障制度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后记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