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 1. 苔藓植物的应用 | 第14页 |
| 2. 药用苔藓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3. 药用苔藓植物大叶藓属——回心草的效用和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回心草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研究 | 第18-20页 |
| 4. 暖地大叶藓形态和生境简介 | 第20页 |
| 5. 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 | 第20-27页 |
| ·苔藓组织培养简介 | 第20-21页 |
| ·影响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 第21-26页 |
| ·培养材料 | 第21-22页 |
| ·消毒方法 | 第22-23页 |
| ·培养基质 | 第23页 |
| ·植物激素 | 第23-24页 |
| ·温度 | 第24-25页 |
| ·光照 | 第25-26页 |
| ·pH 值 | 第26页 |
| ·湿度 | 第26页 |
| ·苔藓植物繁殖技术和组织培养的应用 | 第26-27页 |
| 6. 苔藓植物的光合生理 | 第27-32页 |
| ·光照、温度和水分对苔藓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8-31页 |
| ·光照对苔藓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温度对苔藓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9页 |
| ·水分对苔藓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苔藓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 第31-32页 |
| 7. 光谱在苔藓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暖地大叶藓的组织培养 | 第36-6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 ·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基 | 第36页 |
| ·外植体来源 | 第36页 |
| ·培养基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42页 |
| ·外植体来源及灭菌 | 第36-38页 |
| ·原丝体的扩繁 | 第38页 |
|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第38-39页 |
| ·机械切割增殖法 | 第39-40页 |
| ·机械切割法增殖原丝体 | 第39页 |
| ·机械切割法诱导叶片产生原丝体 | 第39页 |
| ·2.4-D 对叶片和茎段的原丝体诱导 | 第39-40页 |
| ·培养基成分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Knop 培养基不同浓度对原丝体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 第40页 |
| ·矿质元素对原丝体扩展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 第40页 |
| ·糖源类型和浓度对原丝体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 第40页 |
| ·pH 值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琼脂含量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 ·原丝体原初接入量对原丝体后期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 ·温度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 ·温度与光照双因素结合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植物激素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2页 |
| ·原丝体愈伤组织的鉴定 | 第42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2-55页 |
| ·外植体消毒 | 第42-43页 |
| ·基本培养基筛选 | 第43-44页 |
| ·切割对原丝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最佳组培条件 | 第45-53页 |
| ·Knops 培养基不同浓度对原丝体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 第45页 |
| ·矿质元素对原丝体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培养基中糖含量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改良Knops 培养基琼脂含量对原始体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 第48页 |
| ·培养基pH 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原丝体的原初接入量对后续扩展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温度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温度和光照两因素结合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51页 |
| ·激素对原丝体诱导和生长影响 | 第51-53页 |
| ·四种植物激素对原丝体的作用 | 第51-52页 |
| ·激素对叶片诱导原丝体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原丝体愈伤组织诱导和结构观察 | 第53-55页 |
| 3. 讨论 | 第55-60页 |
| ·有关外植体的消毒方法 | 第55-56页 |
| ·关于最适培养基 | 第56-57页 |
| ·关于切割原丝体对后期原丝体繁殖的影响 | 第57页 |
| ·关于最适组培条件 | 第57-58页 |
| ·关于激素对叶片诱导原丝体的影响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组培条件下暖地大叶藓配子体的形态分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60-6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页 |
| ·组培条件下植株形态观察 | 第60页 |
| ·温度和光照对不同形态植株繁殖的影响 | 第60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60-66页 |
| ·组培条件下植株形态变异的描述 | 第60-66页 |
| ·光照和温度对不同形态植株繁殖的影响 | 第66页 |
| 3. 讨论 | 第66-68页 |
| ·关于组培条件下植株形态的分化 | 第66-67页 |
| ·不同形态植株的繁殖情况以及与光照温度的关系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暖地大叶藓原丝体以及不同形态配子体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比较 | 第68-7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69页 |
|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 | 第68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第68-69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69-71页 |
| ·野生植株、组培植株和原丝体的光合作用指标比较 | 第69-70页 |
| ·野生和组培条件下植株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第70-71页 |
| 3. 讨论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不同来源暖地大叶藓材料的光谱比较 | 第72-7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页 |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72页 |
| ·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72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72-76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2-74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 附表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硕士期间的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