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东营市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土地开发利用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第14-22页
 一、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的内涵第14-15页
  (一) 土地利用内涵第14页
  (二) 土地开发内涵第14页
  (三) 土地开发利用的内容和原则第14-15页
 二、土地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第15-22页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16页
  (二) 生态经济理论第16-17页
  (三) 区位理论第17-20页
  (四)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东营市土地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条件第22-27页
 一、东营市土地资源特点第22-23页
  (一) 土壤条件差第22页
  (二) 后备土地资源面积广第22页
  (三) 特有的土地资源逐年增加第22-23页
  (四) 土地开发受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第23页
  (五) 土地处于生态环境中的敏感地位第23页
 二、东营市土地开发利用条件第23-27页
  (一) 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第23-25页
  (二) 土地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第25-27页
第四章 东营市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第27-31页
 一、土地利用分类第27-28页
 二、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第28-31页
  (一) 耕地第28页
  (二) 牧草地第28页
  (三) 园地和林地第28-29页
  (四) 非农业建设用地第29-31页
第五章 东营市土地开发利用问题第31-40页
 一、土地利用水平低第31-33页
  (一) 土地利用率增长缓慢第31-33页
  (二) 土地垦殖率下降第33页
 二、耕地面临严峻形势第33-36页
  (一) 耕地数量下降第33-35页
  (二) 耕地质量、产量下降第35-36页
 三、建筑用地增长过快第36-37页
 四、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第37-38页
 五、土地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第38-39页
 六、油田部分矿区难以开发第39-40页
第六章 东营市土地开发利用对策与建议第40-47页
 一、维护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第40-41页
  (一) 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第40页
  (二) 做好村镇规划工作第40-41页
  (三) 开发复垦撂荒地、空闲地第41页
  (四) 杜绝非法破坏行为第41页
  (五) 建立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监测预警系统第41页
 二、提高耕地质量、产量第41-42页
  (一) 综合治理盐碱地第41页
  (二) 培养土地肥力第41-42页
  (三)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第42页
  (四) 变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第42页
 三、合理规划建筑用地第42-43页
  (一) 注意节约、合理用地第42页
  (二) 加强东西城区的中心地位第42-43页
  (三) 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43页
  (四) 合理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第43页
 四、实施规模经营、加快土地资源开发第43-45页
  (一) 科学制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第44页
  (二) 重点定位在荒碱地等后备土地资源的的开发经营上第44页
  (三) 充分利用政策和环境优势第44-45页
  (四) 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第45页
  (五) 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相结合第45页
 五、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第45-47页
  (一) 引入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第45-46页
  (二) 开发过程中做好合理规划第46页
  (三) 引进新技术,减少油田排污第46页
  (四) 构建生态保护的外部法制环境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石油山东销售成品油零售网络优化研究
下一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