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ISSR和SRAP标记技术构建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红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红麻种植分布和生产现状 | 第14页 |
·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红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红麻种质资源利用前景 | 第16页 |
·分子身份证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品种鉴定工作研究进展 | 第17页 |
·分子标记技术及发展 | 第17-21页 |
·RFLP | 第17-18页 |
·RAPD | 第18-19页 |
·SSR | 第19页 |
·AFLP | 第19-20页 |
·ISSR | 第20页 |
·SRAP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红麻总 DNA 的提取与鉴定 | 第23-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3-24页 |
·DNA 的检测 | 第2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4页 |
·DNA 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红麻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研究 | 第26-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盆栽种植 | 第26页 |
·性状调查 | 第26页 |
·聚类分析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27-30页 |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红麻种质资源 RAPD 标记研究 | 第32-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设备、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RAPD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2页 |
·PCR 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 | 第32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2-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引物筛选 | 第33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33-35页 |
·红麻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 RAPD 分析 | 第35页 |
·RAPD 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37-38页 |
·分子身份证 | 第38页 |
·RAPD 稳定性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红麻种质资源 ISSR 标记研究 | 第39-45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设备、仪器和试剂 | 第39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9页 |
·试剂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9页 |
·PCR 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 | 第39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9-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引物筛选 | 第40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40-41页 |
·红麻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 ISSR 分析 | 第41-42页 |
·ISSR 标记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红麻的遗传多样性 | 第43页 |
·红麻的分子身份证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红麻种质资源 SRAP 标记研究 | 第45-52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SRAP 引物 | 第45页 |
·设备、仪器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SRAP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PCR 反应程序及引物筛选 | 第46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引物筛选 | 第46-47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47-48页 |
·红麻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 SRAP 分析 | 第48页 |
·SRAP 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SRAP 标记的特点 | 第50-51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51页 |
·分子身份证 | 第51-5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2页 |
·分子身份证研究 | 第52-53页 |
·创新性 | 第53页 |
·存在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