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博弈论与团队绩效管理 | 第9-11页 |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8页 |
·知识团队理论概述 | 第12-14页 |
·知识团队的界定 | 第12页 |
·知识团队的特征 | 第12-13页 |
·知识团队绩效的特点 | 第13-14页 |
·团队绩效考核指标具有动态性 | 第13页 |
·绩效评估客体间存在矛盾 | 第13-14页 |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系统构成比较复杂 | 第14页 |
·博弈论理论综述 | 第14-18页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14-16页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博弈论的分类 | 第15-16页 |
·博弈模型概述 | 第16-18页 |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 第16-17页 |
·智猪博弈模型 | 第17页 |
·博弈模型与团队绩效管理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 第18-27页 |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现状 | 第18-20页 |
·绩效管理的定位模糊,内容和方法滞后 | 第18页 |
·绩效管理过程缺乏沟通与反馈 | 第18-19页 |
·团队"搭便车"现象严重 | 第19页 |
·团队中存在着冲突与博弈对抗 | 第19-20页 |
·绩效信息失真,酬劳不匹配现象严重 | 第20页 |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20-25页 |
·博弈视角对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博弈的基本要素 | 第21页 |
·绩效评估博弈的基本假设 | 第21-22页 |
·博弈模型矩阵构建 | 第22-25页 |
·模型参数设置说明 | 第22-23页 |
·博弈双方得益分析 | 第23-25页 |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改进方向 | 第25-27页 |
·优化博弈规则—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5页 |
·完善博弈信息—改进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流程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对策 | 第27-32页 |
·完善知识团队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7-28页 |
·团队管理者管理方式的转变 | 第27-28页 |
·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及动态管理机制 | 第28页 |
·优化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流程 | 第28-32页 |
·绩效计划的制定要遵循战略导向性原则 | 第28-29页 |
·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的优化 | 第29-30页 |
·绩效管理阶段团队管理者在团队中的角色转变 | 第30-31页 |
·引导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 第30页 |
·加强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分解,增强识别团队成员行动的能力 | 第30-31页 |
·做好与团队成员的绩效沟通与指导反馈工作 | 第31页 |
·及时兑现绩效评估结果,强化其激励作用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实践应用 | 第32-40页 |
·XX医药公司背景介绍 | 第32-33页 |
·XX医药公司知识团队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3页 |
·绩效评估内容单一,尚未从战略层面进行分解 | 第33页 |
·知识团队绩效改进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XX医药公司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34-37页 |
·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的宣导 | 第34-35页 |
·真正发挥绩效契约的作用 | 第34页 |
·合理使用绩效评估结果 | 第34-35页 |
·优化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方法及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对公司现有激励约束机制的补充与完善 | 第36-37页 |
·发挥后备人才储备机制的隐性激励作用 | 第36页 |
·构建良好的团队企业文化氛围 | 第36-37页 |
·建立绩效管理的阳光机制 | 第37页 |
·XX医药公司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改进效果 | 第37-4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