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8页 |
(一) 早期双方争议 | 第11-13页 |
(二) 目前肯定论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1.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二、单位不具备独立的犯罪意志 | 第18-35页 |
(一) 肯定论单位犯罪意志概述 | 第18-21页 |
(二) 单位犯罪意志观点评析 | 第21-35页 |
1. 单位民事法领域独立意志的生成是构建法人制度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硬性规定,而非对法人本身就有意志的事实判断 | 第22-27页 |
2. 单位侵权行为能力的生成是构建法人制度的内在要求,而非对法人具有侵权意志的事实性判断 | 第27-35页 |
三、单位不法行为构造分析 | 第35-56页 |
(一) 关于单位不法行为构造的理论概述 | 第35-39页 |
1. 我国肯定论者观点概述 | 第35-37页 |
2. 观点评析 | 第37-39页 |
(二) 单位犯罪本质特征辨析 | 第39-43页 |
1. "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和"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都不是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 | 第41页 |
2. "以单位名义"不是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 | 第41-42页 |
3. "为单位利益"不是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 | 第42-43页 |
(三) 对单位不法行为构造的重新认识 | 第43-53页 |
1. 在自然人与团体关系认定上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 第44-45页 |
2. 与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相违背 | 第45-47页 |
3. 这一单位犯罪理论构造有其自身的理论瓶颈,对许多现实问题也无法处理 | 第47-49页 |
4. 这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人犯罪理论有很大差异 | 第49-52页 |
5. 与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法人犯罪理论也有差异 | 第52-53页 |
(四) 社会责任论不应成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53-56页 |
四、问题的解决 | 第56-61页 |
(一) 正确评价国外法人犯罪,坚持刑法理论体系的统一 | 第56-57页 |
(二) 对单位不法行为进行规制的措施建议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