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鹿茸的发育 | 第14-17页 |
·再生的过程 | 第14-15页 |
·再生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发生 | 第15-16页 |
·鹿茸生长的调控机制 | 第16-17页 |
·鹿茸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S100A4 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S100A4 抑制细胞凋亡 | 第19页 |
·S100A4 与细胞转移 | 第19-20页 |
·S100A4 促进血管形成 | 第20页 |
·S100A4 在鹿茸发育过程中的研究 | 第2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梅花鹿S100A4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梅花鹿 AP 细胞取材与培养 | 第22-25页 |
·提取AP 细胞总RNA | 第25页 |
·反转录获得基因片段 | 第25-26页 |
·PCR 产物回收 | 第26-27页 |
·制备感受态大肠杆菌 | 第27页 |
·目的片段克隆T 载体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AP 细胞原代培养结果 | 第28-30页 |
·S100A4 基因扩增 | 第30-31页 |
·序列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重组质粒构建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3-35页 |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 | 第33-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方法步骤 | 第35-37页 |
·质粒提取 | 第35页 |
·双酶切pLEGFP-C1 和T 载体 | 第35-36页 |
·连接转化 | 第36页 |
·重组质粒鉴定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T 载体双酶切结果 | 第37-38页 |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重组病毒的制备 | 第39-43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主要试剂材料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大量提取pVSV-G 及pLEGFP-S100 质粒 | 第40页 |
·病毒的包装 | 第40-41页 |
·病毒滴度测定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感染细胞的筛选及鉴定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步骤 | 第43-45页 |
·PP 细胞对G418 耐受性 | 第43-44页 |
·感染PP 细胞 | 第44页 |
·RT-PCR 检测 | 第44-45页 |
·鸡胚尿囊绒毛膜(CAM)实验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G418 筛选结果 | 第45-48页 |
·PP 细胞感染结果 | 第48-49页 |
·RT-PCR 检测 | 第49-51页 |
·CAM 实验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1:试剂配方 | 第60-61页 |
附录2:测序结果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详细摘要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