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当代中国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1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6-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9页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第9-11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第11-24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概念及内涵第11-12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第12-13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第13-20页
  一、妇女受压迫是一个历史范畴第13-16页
  二、妇女在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第16-18页
  三、妇女解放思想第18-20页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二章 当代中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第24-35页
 第一节 两性在就业机会等方面不平等第24-27页
 第二节 女性参政比例偏低第27-28页
 第三节 两性在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存在差距第28-31页
 第四节 女性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客体第31-32页
 第五节 女性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与实质第35-41页
 第一节 性别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5-39页
 第二节 性别歧视存在的实质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实现性别平等构建和谐社会第41-52页
 第一节 性别平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第41-45页
  一、性别平等与经济发展第41-42页
  二、性别平等与政治民主第42-43页
  三、性别平等与文化进步第43-44页
  四、性别平等与社会稳定第44页
  五、性别平等与家庭和谐第44-45页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实现性别平等的途径第45-51页
  一、实现性别平等的根本途径第45-46页
  二、实现性别平等的现实途径第46-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农业税时代”的黑龙江省民主治村--基于佳木斯市农村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公务员职务调整有效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