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有机玻璃/TiO2复合材料改性及其三阶光学非线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PMMA/TiO_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14-17页
     ·TiO_2纳米粒子优点第17页
     ·聚合物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第17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材料第17-18页
   ·PMMA聚合方式第18页
   ·聚合物和纳米微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8-19页
     ·直接分散法(ex-situ)第18-19页
     ·纳米粒子原位生成法(in-situ)第19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的优势第19-20页
   ·Z-扫描技术研究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第20-22页
     ·Z-扫描技术的发展第20-21页
     ·Z-扫描基础理论第21页
     ·复合材料中半导体纳米粒子的非线性第21-2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4-36页
   ·引言第24页
   ·PMMA/TiO_2 复合材料合成第24-26页
   ·乙酰丙酮对TiO_2 纳米粒子改性第26-31页
     ·酸性和碱性催化剂体系对凝胶产物的影响第26页
     ·乙酰丙酮改性TiO_2 溶胶的制备第26-28页
     ·PMMA组分的合成第28-29页
     ·薄膜和粉体的制备第29-30页
     ·PMMA/TiO_2 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第30-31页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第31-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PMMA/TiO_2 复合薄膜的表征及光学性质研究第36-50页
   ·引言第36页
   ·PMMA和TiO_2薄膜的形貌与结构第36-3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第36-37页
     ·X射线衍射(XRD)图谱第37-39页
   ·PMMA/TiO_2复合薄膜的形貌与结构第39-42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第39-40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第40-41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第41-42页
   ·热降解(TGA)分析第42-43页
   ·PMMA/TiO_2复合薄膜线性光学性质第43-49页
     ·光子吸收谱第43-47页
     ·线性吸收和折射的理论分析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PMMA/TiO_2 纳米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增强研究第50-65页
   ·引言第50页
   ·PMMA/TiO_2 复合薄膜三阶光学非线性基础理论第50-54页
     ·Z-扫描测量非线性折射第50-53页
     ·非线性吸收对Z扫描测量的影响第53-54页
   ·复合薄膜有效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数值研究第54-58页
     ·半导体/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有效介质理论第54-56页
     ·核-壳结构复合薄膜研究第56-57页
     ·核-壳结构场增强第57-58页
   ·PMMA/TiO_2 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58-63页
     ·TiO_2含量和表面活性剂用量第61-62页
     ·界面极化效应第62-63页
     ·纳米粒子浓度和介电限域效应第63页
     ·聚合物PMMA的聚合结构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椭球体纳米粒子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65-83页
   ·引言第65页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PMMA/TiO_2 纳米复合材料改性第65-66页
     ·TiO_2和PMMA胶体制备第65-66页
     ·PMMA/TiO_2 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第66页
   ·混合表面活性剂竞争机制第66-69页
     ·三乙醇胺改性机理第66-67页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第67-69页
   ·混合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薄膜表征第69-73页
     ·TiO_2纳米薄膜的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第69-70页
     ·TiO_2 粉体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第70-72页
     ·复合薄膜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第72-73页
   ·粒子尺寸估算和线性光学机制第73-75页
   ·椭球体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特性第75-77页
   ·椭球体纳米粒子三阶光学非线性增强理论研究第77-82页
     ·有效介质约化理论第77-79页
     ·表面增强电磁场理论第79-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8页
致谢第98-99页
个人简历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挤工艺数值模拟与优化
下一篇: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