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水资源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水资源及水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 第11页 |
|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水质特征 | 第11-12页 |
| ·我国北方地区季节性水质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低温低浊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突发高浊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常温常浊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季节性变化水质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气浮工艺净水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气浮水处理技术介绍 | 第16-17页 |
| ·气浮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 ·水源的选择及实验装置 | 第19-21页 |
| ·水源的选择 | 第19-20页 |
| ·实验装置及运行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21-24页 |
| ·水温 | 第22页 |
| ·高锰酸盐指数 | 第22页 |
| ·紫外吸光度 | 第22页 |
| ·溶解性有机碳 | 第22-23页 |
| ·余铝量 | 第23页 |
| ·分子量分布 | 第23-24页 |
| 第3章 “混凝/气浮”工艺条件优化及除污染效能 | 第24-49页 |
| ·混凝剂对气浮的影响 | 第24-33页 |
| ·混凝剂投加量的优化 | 第24-33页 |
| ·混凝剂种类的确定 | 第33页 |
| ·混凝条件的优化 | 第33-38页 |
| ·搅拌强度 | 第34-36页 |
| ·絮凝时间 | 第36-38页 |
| ·气浮条件的优化 | 第38-41页 |
| ·回流比 | 第38-40页 |
| ·停留时间 | 第40-41页 |
| ·“混凝/气浮”工艺与“混凝/沉淀”工艺除污染效果对比 | 第41-47页 |
| ·除浊效果对比 | 第41-42页 |
| ·去除有机物效果对比 | 第42-46页 |
| ·气浮工艺强化去除水中有机物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沉淀与溶气气浮联用工艺 | 第49-66页 |
| ·水质季节性变化时气浮出水稳定性保障措施 | 第49-50页 |
| ·沉淀与溶气气浮联用工艺的构造 | 第49页 |
| ·沉淀与气浮联用工艺的原理探讨 | 第49-50页 |
| ·突发高浊水处理效果 | 第50-55页 |
| ·沉淀与气浮联用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 | 第50-53页 |
| ·运行效果对比 | 第53-55页 |
| ·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 | 第55-59页 |
| ·沉淀与气浮联用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 | 第55-57页 |
| ·运行效果对比 | 第57-59页 |
| ·常温常浊水处理效果 | 第59-64页 |
| ·沉淀与气浮联用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 | 第59-62页 |
| ·运行效果对比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