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框图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文章结构框图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政策及政策评价类型 | 第18-21页 |
·政策的内涵 | 第18页 |
·林业政策的内涵 | 第18-19页 |
·政策评价的类型 | 第19-21页 |
·森林经营的主要理论 | 第21-23页 |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第21-22页 |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论 | 第22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第22-23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3-24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分析 | 第26-37页 |
·天然林保护工程提出的背景 | 第26-29页 |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目标及内容 | 第29-31页 |
·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范围与政策目标 | 第29-30页 |
·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概况 | 第31-34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自然概况 | 第31-32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32-33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 第33-34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概述 | 第34-36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背景及目标 | 第34-35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评价 | 第37-47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方案的评价 | 第37-38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执行评价 | 第38-40页 |
·森林分类区划及调减木材产量执行情况 | 第38-39页 |
·森林管护与公益林建设完成情况 | 第39页 |
·职工分流及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执行情况 | 第39-40页 |
·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收支及林区基本建设 | 第40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40-44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影响评价 | 第40-41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 第41-42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经济影响评价 | 第42-44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总体评价 | 第44-45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5-46页 |
·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 第45页 |
·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未能保证专款专用 | 第45页 |
·后续产业发展缓慢,林区尚未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 第45-46页 |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后续政策建议 | 第47-57页 |
·延长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的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延长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期限 | 第47-48页 |
·继续下调木材采伐量 | 第48页 |
·加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政策 | 第48页 |
·动态调整相关政策投入标准 | 第48-49页 |
·彻底解决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与社会统筹问题 | 第49页 |
·调整天保资金的投入来源及使用方向政策 | 第49-50页 |
·调整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方式的政策 | 第50页 |
·建立黑龙江森工林区天然林保护监测及评价体系 | 第50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建议 | 第50-56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 第51页 |
·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制约因素分析 | 第51-53页 |
·促进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措施设计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