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1 导论 | 第17-30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相关的基本概念及规定 | 第20-24页 |
·倾销的定义 | 第20-22页 |
·反倾销的定义 | 第22-23页 |
·反倾销的法律程序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8-29页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29-3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0-39页 |
·各类因素对反倾销影响的研究 | 第30-35页 |
·经济因素对反倾销的影响 | 第30-33页 |
·非经济因素对反倾销影响的研究 | 第33-35页 |
·反倾销影响效应的研究 | 第35-37页 |
·针对反倾销的贸易救济的研究 | 第37-39页 |
3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状况及特征分析 | 第39-57页 |
·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总体状况 | 第39-42页 |
·反倾销调查的总体数量、占比和增长状况 | 第39-41页 |
·反倾销调查的强度指标状况 | 第41-42页 |
·中国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总体状况 | 第42-46页 |
·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总体数量、占比和增长状况 | 第42-44页 |
·最终反倾销措施的强度指标状况 | 第44-46页 |
·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和最终反倾销措施的特征 | 第46-56页 |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国别结构特征 | 第46-53页 |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产品结构特征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7-72页 |
·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基于总量和中国视角的研究 | 第57-64页 |
·引言 | 第57页 |
·理论分析及假定 | 第57-59页 |
·模型选定与数据说明 | 第59-62页 |
·实证分析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丛于农产品反倾销的研究 | 第64-71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对华农产品反倾销概况 | 第65-67页 |
·变量选取及理论分析 | 第67-69页 |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第69-70页 |
·实证分析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中国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因素:基于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研究 | 第72-91页 |
·引言 | 第72页 |
·美国对华反倾销状况 | 第72-77页 |
·美国反倾销裁决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 | 第77-79页 |
·国外研究 | 第77-78页 |
·国内研究 | 第78-79页 |
·变量选取及理论分析 | 第79-82页 |
·涉案产品的微观影响因素 | 第79-80页 |
·双边国家的宏观影响因素 | 第80-82页 |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第82-83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82页 |
·数据说明 | 第82-83页 |
·实证分析 | 第83-85页 |
·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影响的再分析 | 第85-89页 |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肯定性或否定性倾销裁决结果 | 第86-88页 |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税率高低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6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影响效应:以蜂蜜反倾销案为例的探索 | 第91-98页 |
·引言 | 第91页 |
·蜂蜜贸易背景及美国对华蜂蜜反倾销历程 | 第91-92页 |
·反倾销效应分析 | 第92-97页 |
·对蜂蜜出口价格的影响 | 第93-95页 |
·对蜂蜜出口市场份额的影响 | 第95-96页 |
·对蜂蜜出口收入的影响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贸易救济体系:一个二维体系的构建 | 第98-114页 |
·贸易救济的涵义 | 第98页 |
·涉案企业胜诉预期的研究 | 第98-107页 |
·涉案企业的费用、收益和损失分析 | 第100-102页 |
·涉案企业应诉决策的博弈分析 | 第102-103页 |
·影响涉案企业胜诉预期的因素分析 | 第103-106页 |
·提高涉案企业"胜诉预期"的总体思路 | 第106-107页 |
·二维贸易救济体系构建之框架研究 | 第107-109页 |
·二维贸易救济体系构建之运作研究 | 第109-113页 |
·事前预警体系 | 第109-110页 |
·事中应对措施 | 第110-112页 |
·事后弥补策略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14-122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关于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形势 | 第114页 |
·关于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总量视角的影响因素 | 第114-115页 |
·关于中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 | 第115页 |
·关于中国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因素 | 第115页 |
·关于对华蜂蜜反倾销的影响效应 | 第115-116页 |
·关于涉案企业胜诉预期 | 第116页 |
·关于贸易救济体系构建的框架和运作 | 第116页 |
·政策建议 | 第116-122页 |
·注重贸易的均衡发展 | 第117页 |
·针刘大类产品或具体产品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的效用更高 | 第117-118页 |
·出口企业要提高科研投入通过产品升级实现依靠竞争优势出口 | 第118页 |
·重视并多视角地解决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 第118-120页 |
·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贸易救济增加涉案企业的"胜诉预期" | 第120页 |
·涉案企业要理性和全面地分析积极应诉所带来的结果 | 第120页 |
·提高中国在反倾销方面的报复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附录 | 第128-169页 |
本人相关研究成果 | 第169-171页 |
致谢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