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9-12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思路框架 | 第12-25页 |
2.1 开发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页 |
2.2 我国不同时期对开发区发展的研究重点 | 第12-15页 |
2.3 对蛇口工业区发展的既有研究 | 第15-18页 |
2.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8-25页 |
2.4.1 蛇口工业区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18-19页 |
2.4.2 蛇口工业区的发展阶段划分 | 第19-22页 |
2.4.3 蛇口工业区发展实践的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2.4.4 构建研究技术框架 | 第24-25页 |
第3章 企业主导的政企合一型发展时期(1978-1992) | 第25-41页 |
3.1 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第25-27页 |
3.1.1 社会经济——占据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 | 第25页 |
3.1.2 深圳发展演变——起步期以罗湖为中心 | 第25-26页 |
3.1.3 国家政策制度——开启改革探索 | 第26-27页 |
3.2 管理体制的特点与管理主体的行为 | 第27-31页 |
3.2.1 管理体制的特点——企业主导的政企合一型体制 | 第27-29页 |
3.2.2 管理主体的行为和策略 | 第29-31页 |
3.3 空间演变——飞地型临港工业园区 | 第31-38页 |
3.3.1 规划定位 | 第31页 |
3.3.2 整体发展 | 第31-33页 |
3.3.3 空间结构 | 第33-34页 |
3.3.4 土地利用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3.4.1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和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 | 第38-39页 |
3.4.2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空间演变”的关系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行政职能移交与企业化过渡期(1992-1999) | 第41-54页 |
4.1 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第41-43页 |
4.1.1 社会经济——整体环境错综复杂 | 第41页 |
4.1.2 深圳发展演变——城市中心由罗湖向福田西移 | 第41-42页 |
4.1.3 国家政策制度——市场化改革方向清晰 | 第42-43页 |
4.2 管理体制的特点与管理主体的行为 | 第43-47页 |
4.2.1 管理体制的特点——行政职能移交与市场化的交替期 | 第43-44页 |
4.2.2 管理主体的行为与策略 | 第44-47页 |
4.3 空间演变——工业型综合城区 | 第47-52页 |
4.3.1 规划定位 | 第47页 |
4.3.2 整体发展 | 第47-48页 |
4.3.3 空间结构 | 第48-49页 |
4.3.4 土地利用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4.1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和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 | 第52-53页 |
4.4.2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空间演变”的关系分析 | 第53-54页 |
第5章 企业化经营时期(1999年至今) | 第54-78页 |
5.1 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第54-56页 |
5.1.1 社会经济——我国加入WTO的黄金发展时期 | 第54页 |
5.1.2 深圳发展演变——城市重心向前海中心西移 | 第54-55页 |
5.1.3 国家政策制度——各项政策制度基本完善 | 第55-56页 |
5.2 管理体制的特点和管理主体的行为 | 第56-59页 |
5.2.1 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56页 |
5.2.2 管理主体的行为 | 第56-59页 |
5.3 空间演变——国际滨海新城区 | 第59-76页 |
5.3.1 规划定位 | 第59-60页 |
5.3.2 区域融合 | 第60-66页 |
5.3.3 整体发展 | 第66-67页 |
5.3.4 空间结构 | 第67-68页 |
5.3.5 土地利用 | 第68-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4.1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和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 | 第76页 |
5.4.2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空间演变”的关系分析 | 第76-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4页 |
6.1 蛇口工业区发展实践的主要特征总结 | 第78-79页 |
6.1.1 管理体制——从政企合一向企业经营转变 | 第78页 |
6.1.2 产城融合——从“以产兴城”到“以城带产” | 第78页 |
6.1.3 产业发展——从加工制造向高新技术和服务升级转型 | 第78-79页 |
6.1.4 空间演变——从临港工业区向滨海城市新中心演进 | 第79页 |
6.2 “外部环境—行为策略—空间演变”的相互关系 | 第79-81页 |
6.3 蛇口经验的价值和意义总结 | 第81-83页 |
6.3.1 开发区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 第81-82页 |
6.3.2 “以城带产”是实现产城融合和转型升级的较好路径 | 第82页 |
6.3.3 管理者要认识和处理好“外部环境—行为策略—空间演变”的相互关系 | 第82-83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83页 |
6.5 不足之处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