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导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1-13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3-14页
2 关于地方公债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21页
   ·地方公债的界定第14-15页
     ·地方公债的概念及分类第14页
     ·地方公债的特点与功能第14-15页
   ·地方政府发债的经济学原理与制度基础第15-17页
     ·地方政府发债的经济学原理第15-16页
     ·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基础第16-17页
   ·地方公债的经济效应分析第17-20页
     ·地方公债的财政效应第17-18页
     ·地方公债的金融效应第18页
     ·地方公债的宏观经济效应第18-19页
     ·地方公债的资源配置效应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3 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背景、时机及现状分析第21-44页
   ·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背景第21-28页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21-23页
     ·分税制财政体制有待完善第23-24页
     ·地方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第24-26页
     ·"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难以维系第26-28页
     ·地方政府"多头举债"行为需规范第28页
   ·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时机分析第28-33页
     ·国债负担率较低与国债依存度较高第28-31页
     ·存在发行地方公债的强烈需求与资金供给第31-32页
     ·具备开放地方公债市场的技术条件第32页
     ·具备一定的政府债券管理经验第32-33页
   ·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现状第33-35页
     ·发行方式发行由"转贷"改为"代理"第33页
     ·分配规模向中西部重点倾斜第33-34页
     ·地方公债在二级市场成交清淡第34-35页
   ·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44页
     ·地方公债中标利率偏低第35-36页
     ·地方公债流动性受抑制第36-37页
     ·地方公债持有者结构单一第37页
     ·地方公债市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第37-38页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受质疑第38-43页
     ·地方公债资金使用效率低第43-44页
4 美国和日本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经验借鉴及启示第44-52页
   ·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券第44-47页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及持有者构成第44-46页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管理与债务情况第46-47页
   ·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第47-49页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方式及持有者构成第47-48页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使用方向与管理第48-49页
   ·经验与启示第49-52页
     ·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经验总结第49-50页
     ·对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模式的启示第50-52页
5 完善我国地方公债制度的建议第52-60页
   ·明确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指导原则第52-53页
     ·承债能力原则第52页
     ·效益效率原则第52页
     ·中央统筹原则第52-53页
     ·谨慎监管原则第53页
   ·完善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制度框架第53-56页
     ·确立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合法地位第53-54页
     ·制定严格的地方公债发行计划和中央审批制度第54页
     ·构建与完善地方公债的综合监管体系第54-55页
     ·发挥金融市场对地方公债的约束作用第55-56页
   ·加强对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风险控制第56-60页
     ·硬化政府间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管理第56页
     ·控制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分散债务风险第56-57页
     ·形成科学的债信评级机制与利率定价机制第57-58页
     ·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与偿付机制第58-59页
     ·提升地方公债资金使用效率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再研究
下一篇:基于地区差异性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