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0页
 (一) 选题意义第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9页
 (三) 研究方法第9-10页
一、"不通过"而非"跨越"第10-16页
 (一) "不通过"提法可以找到的文本依据第10-12页
 (二) 字面上"不通过"和"跨越"意义也不同第12-14页
 (三) 所谓的"跨越论"和马克思的历史跨越理论不能混淆第14页
 (四) 俄国和中国的历史不符合"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事实第14-15页
 (五) "不通过"和"跨越"的根本不同第15-16页
二、为什么一定要区分"不通过"与"跨越"第16-20页
 (一) "不通过"的到底是什么?第16-18页
 (二) "跨越"的到底是什么?第18-19页
 (三) 区分"不通过"和"跨越"的必要性第19-20页
三、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第20-25页
 (一) 补充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完善唯物史观第20-22页
 (二) 世界市场理论的视觉从西方转到东方,找到了它的最终逻辑归宿第22-23页
 (三) 非资本主义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第23页
 (四) 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第23-25页
四、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包含丰富的发展经济学思想第25-29页
 (一) 关于俄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分析,涉及到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第25-27页
 (二) 关于"不通过"的可能性分析,实际上提到了后发优势的问题第27页
 (三) 关于"不通过"的条件性分析,实际上已经论及到当代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内的诸多问题第27-29页
  1、经济发展与资本形成第27-28页
  2、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第28页
  3、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第28-29页
  4、经济发展与国外资源第29页
五、马克思的"不通过"设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启示第29-36页
 (一) 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与个别的统一第29-31页
 (二) 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由历史环境决定第31-33页
 (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第33-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垦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红明片区为例
下一篇:当前我国地方公债发行与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