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研究意义 | 第9页 |
2.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3. 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1章 晚清时期常德现代化的酝酿与发轫(1840—1911 年) | 第12-26页 |
·近代以前常德城市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寄货港的开辟 | 第14-15页 |
·经济领域现代化的发生 | 第15-20页 |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 | 第15-18页 |
·交通现代化的起步 | 第18-20页 |
·政治领域现代化的发生 | 第20-22页 |
·现代市政管理制度的萌芽 | 第20-21页 |
·民主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 | 第21-22页 |
·文化、教育、卫生领域现代化的发生 | 第22-24页 |
·现代图书文化事业的初现 | 第22-23页 |
·教育现代化的起步 | 第23-24页 |
·现代医卫机构的出现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2章 民国前期常德现代化的缓慢发展(1912—1937 年) | 第26-43页 |
·政治领域现代化的发展 | 第26-28页 |
·现代市政管理体系的初建 | 第26-27页 |
·党派群团的涌现 | 第27-28页 |
·经济领域现代化的发展 | 第28-38页 |
·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 第28-35页 |
·交通现代化的发展 | 第35-37页 |
·农业的进步 | 第37-38页 |
·文化、教育和卫生领域现代化的发展 | 第38-42页 |
·文化 | 第38-40页 |
·教育 | 第40-41页 |
·卫生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民国后期常德现代化的曲折进程(1937—1949 年) | 第43-55页 |
·政治领域现代化的进展 | 第43-44页 |
·现代市政管理制度的进步 | 第43页 |
·民众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 | 第43-44页 |
·经济领域现代化的波折 | 第44-51页 |
·现代工商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 第44-48页 |
·交通现代化进程的坎坷 | 第48-51页 |
·文化、教育和卫生领域现代化的进展 | 第51-53页 |
·文化 | 第51-52页 |
·教育 | 第52-53页 |
·卫生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