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SLM1(Spreading Lesion Mimic1)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对茉莉酸合成和抗虫性的调控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50页
 1.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研究进展第14-27页
   ·类病变突变体(1rd)的特征第15-17页
   ·类病变的形成机制第17-19页
   ·类病变突变体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方法第19-20页
   ·水稻1rd突变体的研究进展第20-27页
     ·水稻1rd突变体的分离第21页
     ·水稻LRD基因的定位克隆第21-22页
     ·LRD基因对防卫反应的激活第22-27页
 2. 茉莉酸的合成与信号转导第27-49页
  前言第27-28页
   ·茉莉酸的合成与代谢第28-40页
     ·茉莉酸的化学结构和分布第28-29页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9-39页
     ·茉莉酸的代谢第39-40页
   ·茉莉酸合成与代谢的反馈调控第40-41页
   ·茉莉酸的信号转导第41-44页
   ·茉莉酸参与的防卫反应第44-48页
     ·茉莉酸与抗病第45-46页
     ·茉莉酸与抗虫第46-48页
   ·茉莉酸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第48-49页
 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9-50页
第二章 SLM1基因的染色体精细定位及生化特性研究第50-95页
   ·前言第50-51页
   ·材料和方法第51-74页
     ·材料第51-53页
     ·方法第53-74页
       ·群体构建及遗传分析第53页
       ·组织切片第53-54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4-56页
       ·基因定位第56-57页
       ·PAC克隆的筛选和PAC质粒DNA的提取第57-58页
       ·基因测序第58-60页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第60-63页
       ·载体的构建第63页
       ·RT-PCR第63-65页
       ·SLM1的表达分析第65-68页
       ·SLM1蛋白的免疫金标定位第68-70页
       ·western blot第70-71页
       ·蛋白序列比对第71页
       ·酶活测定第71-72页
       ·JA外施处理第72页
       ·种子发芽势的检测第72页
       ·芯片分析第72-73页
       ·白叶枯病接种第73页
       ·JA含量和GLV的测定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92页
     ·性状分析第74-75页
     ·SLM1基因定位第75-78页
       ·遗传分析与初定位第75-76页
       ·SLM!的精细定位第76-77页
       ·基因预测及克隆第77-78页
     ·SLM1基因在植物中的同源分析第78-81页
     ·基因互补第81-83页
     ·SLM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第83-84页
     ·SLM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84-86页
     ·SLM1基因的超表达分析第86-87页
     ·SLM1的抗病性研究第87-88页
     ·外施茉莉酸处理第88-89页
     ·酶活测定第89-90页
     ·JA含量和GLV的测定第90-92页
   ·讨论第92-95页
第三章 SLM1基因在抗虫防御反应中的功能研究第95-110页
   ·前言第95页
   ·材料和方法第95-100页
     ·供试水稻第95-96页
     ·供试昆虫第96页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96-97页
     ·水稻JA,SA含量测定第97页
     ·水稻TrypPI含量测定第97页
     ·SSB生物测定第97-98页
     ·BPH雌成虫取食与产卵选择性测定第98页
     ·BPH幼虫取食选择性和存活率测定第98页
     ·BPH取食量的测定第98页
     ·稻虱缨小蜂对不同品种水稻上褐飞虱卵的选择性和适应性第98-100页
     ·褐飞虱卵的死亡率和褐飞虱卵的发育历期第100页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第100页
   ·结果与分析第100-107页
     ·SLM1突变后升高了二化螟诱导的水稻JA含量第100-101页
     ·SLM1突变后降低了褐飞虱诱导的TrypPI含量,升高了二化螟诱导的TrypPI含量第101-102页
     ·突变体s1m1提高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抗性第102-103页
     ·s1m1水稻降低对刺吸式口器BPH的抗性第103-105页
     ·褐飞虱卵的死亡率和褐飞虱卵的发育历期第105页
     ·BPH的寄生蜂稻虱缨小蜂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检测第105-107页
   ·讨论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34页
缩略词表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稻种相关细菌及其生防种衣剂的研究
下一篇:水稻矮秆基因d62和光叶基因gl1的图位克隆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