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1.1 城镇化后半场阶段更加关注城镇化质量与人的需求 | 第17页 |
1.1.2 低收入群体对公服设施的迫切需求受到社会关注 | 第17页 |
1.1.3 城市住区公服设施的配置标准缺乏群体的针对性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3.1 低收入住区 | 第19-20页 |
1.3.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 第20页 |
1.3.3 住区满意度 | 第20页 |
1.4 研究对象及数据获取 | 第20-28页 |
1.4.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1.4.2 研究范围划定 | 第22-23页 |
1.4.3 研究对象遴选 | 第23-24页 |
1.4.4 研究数据采集 | 第24-25页 |
1.4.5 研究样本概况 | 第25-26页 |
1.4.6 案例住区概况 | 第26-28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8-3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1.7 研究特色 | 第33页 |
1.7.1 特定的研究对象 | 第33页 |
1.7.2 特殊的研究方法 | 第33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34-39页 |
2.1 国内外有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综述 | 第34-36页 |
2.1.1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综述 | 第34-35页 |
2.1.2 国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综述 | 第35-36页 |
2.2 国内外有关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进展 | 第36-38页 |
2.2.1 国外有关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进展 | 第36页 |
2.2.2 国内有关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进展 | 第36-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低收入居民及住区的特征分析 | 第39-51页 |
3.1 低收入居民的社会属性分析 | 第39-41页 |
3.1.1 年龄结构 | 第39页 |
3.1.2 文化程度 | 第39-40页 |
3.1.3 家庭结构 | 第40页 |
3.1.4 收入水平 | 第40-41页 |
3.1.5 职业构成 | 第41页 |
3.2 低收入居民的迁居行为分析 | 第41-45页 |
3.2.1 迁居时间 | 第41-42页 |
3.2.2 迁居空间 | 第42-43页 |
3.2.3 迁居影响 | 第43-45页 |
3.3 低收入住区的空间演化分析 | 第45-47页 |
3.3.1 低收入住区空间演变过程 | 第45-46页 |
3.3.2 低收入住区空间迁移特征 | 第46-47页 |
3.4 低收入住区的现状特征分析 | 第47-50页 |
3.4.1 区位边缘化 | 第47-48页 |
3.4.2 规模大型化 | 第48-49页 |
3.4.3 空间聚集化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低收入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分析 | 第51-67页 |
4.1 城市层面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 | 第51-61页 |
4.1.1 总体设施供给密度“中心优于边缘” | 第51-54页 |
4.1.2 分类设施供给存在“大同质、小分异” | 第54-58页 |
4.1.3 空间布局呈“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特征 | 第58-61页 |
4.2 社区层面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 | 第61-66页 |
4.2.1 设施配置种类不全 | 第61-63页 |
4.2.2 设施配置等级较低 | 第63-64页 |
4.2.3 设施配置缺乏针对性 | 第64-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低收入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匹配性研究 | 第67-93页 |
5.1 低收入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析 | 第67-74页 |
5.1.1 整体公服设施可达性呈圈层式递减 | 第69页 |
5.1.2 不同类别公服设施可达性差异较大 | 第69-72页 |
5.1.3 迁居前后公服设施可达性变化显著 | 第72-74页 |
5.2 低收入群体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匹配性分析 | 第74-81页 |
5.2.1 居民属性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匹配性 | 第74-78页 |
5.2.2 居民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匹配性 | 第78-81页 |
5.3 群体属性对住区公服设施匹配性评价影响 | 第81-89页 |
5.3.1 住区公服设施匹配性评价概况 | 第81-82页 |
5.3.2 住区公服设施匹配性评价差异 | 第82-89页 |
5.4 现状问题 | 第89-90页 |
5.4.1 低收入住区选址偏远处于设施布局的边缘 | 第89页 |
5.4.2 低收入住区至公服设施的可达性相对较差 | 第89-90页 |
5.4.3 低收入住区设施配置与居民属性及需求错位 | 第90页 |
5.5 对策建议 | 第90-91页 |
5.5.1 住区选址由“边缘集中”转向“均衡分布” | 第90页 |
5.5.2 设施配置由“统一标准”转向“供需平衡” | 第90-91页 |
5.5.3 设施布局由“一视同仁”转向“因人而异” | 第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93-94页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3-94页 |
6.1.2 论文创新点 | 第94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附录A 调研问卷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