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基于菌株水平研究宿主与环境对双歧杆菌肠道定植的影响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61页
    1.1 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第17-21页
        1.1.1 人体微生物组概述第17页
        1.1.2 人体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第17-19页
        1.1.3 微生物组分析技术第19-21页
    1.2 肠道菌群与健康第21-24页
    1.3 影响肠道菌群定植的因素第24-30页
        1.3.1 环境因素第24-27页
        1.3.2 年龄第27-28页
        1.3.3 性别第28页
        1.3.4 宿主基因型第28-30页
        1.3.5 其它相关因素第30页
    1.4 肠道菌群菌株水平研究第30-33页
        1.4.1 菌株水平研究的必要性第30-32页
        1.4.2 菌株水平研究进展第32-33页
    1.5 双歧杆菌第33-39页
        1.5.1 双歧杆菌概述第33-34页
        1.5.2 双歧杆菌肠道定植第34-35页
        1.5.3 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第35-36页
        1.5.4 双歧杆菌菌株-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第36页
        1.5.5 双歧杆菌鉴定技术研究进展第36-39页
    1.6 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生物学技术第39-44页
        1.6.1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第39-42页
        1.6.2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第42-44页
        1.6.3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4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44-46页
        1.7.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44-45页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拟达到的研究目的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61页
第二章 双歧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的建立第61-77页
    2.1 前言第61-6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62-67页
        2.2.1 实验菌株第62页
        2.2.2 保存与培养条件第62页
        2.2.3 主要试剂第62-63页
        2.2.4 主要仪器第63-64页
        2.2.5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第64-65页
        2.2.6 管家基因位点及引物第65-66页
        2.2.7 管家基因扩增反应条件优化第66页
        2.2.8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66-67页
        2.2.9 扩增片段测序第67页
        2.2.10 序列型分析第6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67-73页
        2.3.1 双歧杆菌菌株活化与基因组DNA提取第67-68页
        2.3.2 基因位点选择与扩增条件优化第68-70页
        2.3.3 序列测定与菌株分型分析第70-73页
    2.4 讨论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三章 双胞胎肠道双歧杆菌菌株型影响因素分析第77-103页
    3.1 前言第77-7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78-83页
        3.2.1 志愿者招募第78-79页
        3.2.2 主要试剂第79-80页
        3.2.3 主要仪器第80页
        3.2.4 粪便样本收集第80页
        3.2.5 双歧杆菌计数与分离第80-81页
        3.2.6 双歧杆菌种水平鉴定第81页
        3.2.7 管家基因扩增与测序第81-82页
        3.2.8 数据分析第82-8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83-94页
        3.3.1 双胞胎肠道双歧杆菌计数第83-84页
        3.3.2 双歧杆菌菌株分离和鉴定第84-85页
        3.3.3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分离株管家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第85-86页
        3.3.4 分离株序列型分析与独立菌株确定第86-88页
        3.3.5 双胞胎肠道长双歧杆菌长亚种菌株型的相似度比较分析第88-94页
    3.4 讨论第94-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第四章 菌株特异性定量检测技术建立第103-126页
    4.1 前言第103-10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104-111页
        4.2.1 实验菌株第104-105页
        4.2.2 菌株保存与活化方法第105页
        4.2.3 主要试剂第105-106页
        4.2.4 主要仪器第106页
        4.2.5 双歧杆菌基因组DNA提取第106页
        4.2.6 粪便DNA提取第106-107页
        4.2.7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第107-108页
        4.2.8 特异条带纯化与克隆测序第108-109页
        4.2.9 引物设计与验证第109页
        4.2.10 活菌计数方法第109-110页
        4.2.11 荧光定量PCR第110-11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111-121页
        4.3.1 RAPD图谱与特异性条带第111-115页
        4.3.2 菌株特征条带克隆测序与特异引物设计第115-116页
        4.3.3 扩增条件优化与特异性引物筛选第116-118页
        4.3.4 粪便DNA提取与引物验证第118-119页
        4.3.5 定量检测方法与标准曲线建立第119-121页
    4.4 讨论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第五章 宿主基因型和饮食对双歧杆菌菌株在小鼠肠道定植的差异化影响第126-151页
    5.1 前言第126-128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28-132页
        5.2.1 实验菌株第128页
        5.2.2 保存与培养方法第128页
        5.2.3 主要试剂第128页
        5.2.4 主要仪器第128-129页
        5.2.5 实验动物第129页
        5.2.6 灌胃第129页
        5.2.7 粪便收集第129页
        5.2.8 肠道内容物收集第129-130页
        5.2.9 菌株含量检测第130页
        5.2.10 小鼠分组与实验设计第130-131页
        5.2.11 动物实验技术路线第131-13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32-143页
        5.3.1 幼年期菌株植入第132-136页
        5.3.2 成年期菌株存续性(persistence)比较第136-143页
    5.4 讨论第143-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51-154页
论文的创新性第154-155页
展望第155-156页
附录1 缩写词列表第156-158页
附表第158-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第162-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氨氮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