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电磁超声检测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电磁超声换能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EMAT激励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贡献 | 第12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电磁超声换能器的建模与机理研究 | 第14-40页 |
2.1 电磁超声换能机制 | 第14-21页 |
2.1.1 磁致伸缩换能机理 | 第14-18页 |
2.1.2 洛伦兹力换能机制 | 第18-20页 |
2.1.3 电磁超声换能器检测原理 | 第20-21页 |
2.2 电磁超声换能器数学模型及验证 | 第21-30页 |
2.2.1 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2.2 有限元分析及模型验证 | 第23-30页 |
2.3 阻抗特性建模分析 | 第30-38页 |
2.3.1 线圈/涡流变压器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30-34页 |
2.3.2 参数波动和频率响应分析 | 第34-36页 |
2.3.3 等效电路模型及分析 | 第36-37页 |
2.3.4 实验验证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的建模与分析 | 第40-58页 |
3.1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的建模 | 第40-43页 |
3.2 谐振电路的稳态分析 | 第43-48页 |
3.2.1 频域分析 | 第43-45页 |
3.2.2 时域分析及仿真验证 | 第45-48页 |
3.3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8-57页 |
3.3.1 电压灵敏度 | 第48-49页 |
3.3.2 电流灵敏度 | 第49-54页 |
3.3.3 蒙特卡洛分析 | 第54-57页 |
3.4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的参数优化 | 第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的仿真与设计 | 第58-70页 |
4.1 基本参数设计及仿真模型 | 第58-59页 |
4.2 谐振拖尾及抑制仿真 | 第59-63页 |
4.2.1 谐振拖尾及高次谐波干扰 | 第59-61页 |
4.2.2 改进型谐振电路抑制拖尾 | 第61-63页 |
4.3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设计与实现 | 第63-69页 |
4.3.1 主谐振电路 | 第63-64页 |
4.3.2 驱动与隔离电路 | 第64-65页 |
4.3.3 缓冲吸收及保护电路 | 第65-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实验 | 第70-78页 |
5.1 谐振拖尾及抑制实验 | 第70-73页 |
5.2 脉冲持续时间仿真及实验验证 | 第73-74页 |
5.3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效率实验 | 第74-75页 |
5.4 谐振型电磁超声激励器温度波动实验 | 第75-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附录 | 第88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8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