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5-17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价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研发投入 | 第18页 |
2.1.2 财务绩效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投入产出理论 | 第19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3.1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概况 | 第23-28页 |
3.1.1 创业板上市公司简介 | 第23-25页 |
3.1.2 创业板上市公司特点 | 第25-28页 |
3.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现状 | 第28-29页 |
3.2.1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横向对比 | 第28页 |
3.2.2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纵向对比 | 第28-29页 |
3.2.3 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对比 | 第29页 |
3.3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31-37页 |
4.1 相关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4.1.1 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假设 | 第31页 |
4.1.2 研发投入与企业发展能力相关性假设 | 第31页 |
4.1.3 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具有滞后性 | 第31-32页 |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2页 |
4.2.1 样本选取 | 第32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3 指标变量的设计 | 第32-35页 |
4.3.1 解释变量 | 第32-33页 |
4.3.2 被解释变量 | 第33-34页 |
4.3.3 控制变量 | 第34-35页 |
4.4 模型设计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分析 | 第37-53页 |
5.1 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40页 |
5.1.1 研发费用投入金额描述性分析 | 第37-38页 |
5.1.2 研发费用投入强度描述性分析 | 第38-39页 |
5.1.3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描述性分析 | 第39-40页 |
5.1.4 财务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页 |
5.2 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4页 |
5.2.1 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5.2.2 研发投入与企业发展能力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5.2.3 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滞后性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5.3 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51页 |
5.3.1 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5.3.2 研发投入与发展能力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5.3.3 研发能力与财务绩效滞后性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6.1 完善研发投入信息披露制度 | 第53页 |
6.2 加大长期资本注入 | 第53页 |
6.3 引进高科技人才 | 第53-54页 |
6.4 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结合 | 第54页 |
6.5 拓展企业研发投入融资渠道 | 第54-55页 |
6.6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8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56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