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酰腙和席夫碱配体的稀土配合物自组装及其基于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7页
    1.1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背景第8-11页
        1.1.1 主客体化学第9页
        1.1.2 自组装化学第9-10页
        1.1.3 配位化学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配位化学中基于席夫碱和酰腙配体的研究第11-14页
        1.2.1 席夫碱概述第11页
        1.2.2 席夫碱分类及应用第11-13页
        1.2.3 酰腙概述及应用第13-14页
    1.3 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研究第14-25页
        1.3.1 稀土发光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1.3.2 敏化稀土近红外发光的配体第17-21页
        1.3.3 稀土配合物近红外发光研究进展第21-25页
    1.4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双核蝴蝶状稀土配合物的自组装及其对铀酰离子的特异性识别第27-42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2.2.1 实验试剂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页
    2.3 配体H_2L~1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8-30页
        2.3.1 配体H_2L~1的合成与表征第28-29页
        2.3.2 配合物1a-1c的合成与表征第29-30页
    2.4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30-33页
        2.4.1 单晶培养第30页
        2.4.2 晶体结构分析第30-33页
    2.5 配体H_2L~1和配合物1a-1c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第33页
    2.6 配合物溶液对铀酰离子的选择性第33-35页
        2.6.1 紫外选择性第33-34页
        2.6.2 近红外选择性第34-35页
    2.7 配合物1a-1c溶液对铀酰离子的滴定实验第35-37页
        2.7.1 紫外滴定第35-36页
        2.7.2 近红外滴定第36-37页
    2.8 小结第37-38页
    附录第38-42页
第三章 基于2-氨基烟酰肼的席夫碱类配体合成及其稀土配合物自组装第42-70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试剂与仪器第42-43页
        3.2.1 实验试剂第42页
        3.2.2 实验仪器第42-43页
    3.3 .配体H_2L~2-H_3L~5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43-47页
        3.3.1 配体H_2L~2-H_3L~5的合成与表征第43-44页
        3.3.2 配合物2a-2b、3a-3b、4、5的合成与表征第44-47页
    3.4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47-52页
        3.4.1 单晶培养第47-48页
        3.4.2 晶体结构分析第48-52页
    3.5 配合物的固体近红外性质第52-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附录第55-70页
第四章 阴离子诱导的稀土配合物和3d-4f杂核配合物自组装第70-88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试剂与仪器第70-71页
        4.2.1 实验试剂第70-71页
        4.2.2 实验仪器第71页
    4.3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71-75页
        4.3.1 配体H_3L~6和H_3L~7的合成与表征第71-72页
        4.3.2 配合物6a-6c,7a-7c,8的合成与表征第72-75页
    4.4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第75-78页
        4.4.1 单晶培养第75页
        4.4.2 晶体结构分析第75-78页
    4.5 配合物固体近红外性质第78-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附录第81-88页
参考文献第88-95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协商民主的运行逻辑研究
下一篇:法国爱国主义教育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