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P2P理财平台设计研究--以人人贷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服务设计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15页
        1.3.2 P2P理财平台设计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17页
    1.4 课题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服务设计理念与P2P理财平台设计概念第18-33页
    2.1 服务设计理念认知第18-26页
        2.1.1 服务设计概念第18-20页
        2.1.2 服务设计思维的原则第20-21页
        2.1.3 服务设计工具和流程第21-25页
        2.1.4 服务设计与传统产品设计的比较第25-26页
    2.2 服务设计中的接触点第26-30页
        2.2.1 接触点的概念与意义第26-28页
        2.2.2 接触点的可视化——顾客旅程图第28-30页
    2.3 P2P理财平台设计基本概念第30-32页
        2.3.1 P2P模式与理财平台第30-31页
        2.3.2 人人贷理财平台分析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P2P理财平台服务设计需求分析第33-49页
    3.1 P2P理财平台现状分析第33-41页
        3.1.1 平台设计现状分析第33-37页
        3.1.2 平台服务现状分析第37-41页
    3.2 国内市场环境及用户群分析第41-44页
        3.2.1 国内市场环境分析第41-42页
        3.2.2 理财用户群体研究第42-44页
    3.3 理财服务流程中的用户心理分析第44-46页
    3.4 用户需求分析总结第46-48页
        3.4.1 有安全感的平台第46页
        3.4.2 简单易用的流程第46-47页
        3.4.3 及时合理的反馈第47页
        3.4.4 用户评价与交流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服务设计理念在P2P理财平台设计中的应用第49-63页
    4.1 服务设计与P2P理财平台的结合第49-51页
        4.1.1 结合的思路与方向第49-50页
        4.1.2 打造参与性和教育性平台第50-51页
    4.2 理财服务系统概念模型构建第51-52页
    4.3 服务流程重构与用户引导设计第52-57页
        4.3.1 服务流程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第52-53页
        4.3.2 用户理财流程中的任务分析第53-55页
        4.3.3 构建新的理财服务流程和用户引导第55-57页
    4.4 理财平台关键接触点分析与优化第57-60页
        4.4.1 理财服务平台顾客旅程图第57-58页
        4.4.2 关键接触点分析与优化设计第58-60页
    4.5 P2P理财平台服务体验设计原则第60-62页
        4.5.1 服务情感性与用户参与性第60-61页
        4.5.2 布局统一性与跳转流畅性第61页
        4.5.3 平台品牌塑造与强化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人人贷P2P理财平台设计实践第63-77页
    5.1 人人贷理财平台服务系统设计规划第63-65页
        5.1.1 人人贷平台的服务设计问题第63-64页
        5.1.2 人人贷平台服务系统规划第64-65页
    5.2 线下互动产品设计第65-67页
    5.3 PC端平台设计第67-72页
        5.3.1 理财投资版块设计第67-69页
        5.3.2 理财论坛版块设计第69-72页
    5.4 移动端平台设计第72-76页
        5.4.1 移动端信息架构设计第72-73页
        5.4.2 移动端交互界面设计第73-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语第77-79页
    6.1 研究结论第77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83页
附录一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药材商品规格与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