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2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汽车轻量化材料简介 | 第12-17页 |
1.2.1 轻质合金材料 | 第12-15页 |
1.2.2 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15-16页 |
1.2.3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 第16-17页 |
1.3 电偶腐蚀 | 第17-23页 |
1.3.1 电偶腐蚀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1.3.2 电偶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1.4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电偶腐蚀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电偶腐蚀防护 | 第25-27页 |
1.5.1 金属涂层 | 第25-26页 |
1.5.2 金属表面转化层 | 第26-27页 |
1.5.3 非金属覆盖层 | 第27页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9-35页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9-30页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29-30页 |
2.2 涂层制备 | 第30-31页 |
2.2.1 热浸镀铝 | 第30页 |
2.2.2 阳极氧化 | 第30-31页 |
2.2.3 硅烷表面处理 | 第31页 |
2.3 涂层的微观组织表征 | 第31-32页 |
2.3.1 涂层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31-32页 |
2.3.2 涂层的厚度分析 | 第32页 |
2.3.3 涂层的成分表征 | 第32页 |
2.4 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试验 | 第32-33页 |
2.4.1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32页 |
2.4.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32-33页 |
2.5 涂层的电偶腐蚀性能试验 | 第33-35页 |
2.5.1 电偶腐蚀试验 | 第33-34页 |
2.5.2 偶接全浸试验 | 第34-35页 |
3 阳极氧化和硅烷处理的热浸镀铝45#钢表面涂层微观组织研究 | 第35-47页 |
3.1 热浸镀铝45#钢表面Al-Al_2O_3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35-39页 |
3.2 热浸镀铝45#钢表面Al-Al_2O_3-硅烷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39-41页 |
3.3 热浸镀铝45#钢表面Al-Al_2O_3及Al-Al_2O_3-硅烷复合涂层的XPS分析 | 第41-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阳极氧化-硅烷处理对热浸镀铝45#钢的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7-57页 |
4.1 表面处理45#钢试样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 | 第47-51页 |
4.1.1 热浸镀铝-阳极氧化45#钢试样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 | 第47-49页 |
4.1.2 热浸镀铝-阳极氧化-硅烷处理45#钢试样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 | 第49-51页 |
4.2 Al_2O_3涂层和Al_2O_3-硅烷涂层对45#钢保护机制 | 第51-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表面处理对热浸镀铝45#钢-30%C_f/PA6复合材料电偶腐蚀抗力的影响 | 第57-70页 |
5.1 表面处理对steel-30%C_f/PA6 偶对的电偶腐蚀抗力的影响 | 第57-60页 |
5.2 环境因素对steel-30%C_f/PA6 偶对的电偶腐蚀抗力的影响 | 第60-65页 |
5.2.1 腐蚀介质温度对电偶腐蚀的影响 | 第60-62页 |
5.2.2 腐蚀介质浓度对电偶腐蚀的影响规律 | 第62-63页 |
5.2.3 腐蚀介质酸碱度对电偶腐蚀的影响规律 | 第63-65页 |
5.3 steel-30%C_f/PA6 偶对的全浸试验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