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1 引言 | 第15-17页 |
1.2 心肌肌钙蛋白Ⅰ | 第17-19页 |
1.2.1 cTnI概述 | 第17-18页 |
1.2.2 cTnI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1.3 C反应蛋白 | 第19-21页 |
1.3.1 CRP概述 | 第19-20页 |
1.3.2 CRP的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1.4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 第21-26页 |
1.4.1 概述 | 第21-22页 |
1.4.2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 | 第22-24页 |
1.4.3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与荧光标记材料 | 第24-26页 |
1.5 聚合物微球 | 第26-30页 |
1.5.1 概述 | 第26-27页 |
1.5.2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第27-28页 |
1.5.3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28-29页 |
1.5.4 荧光微球的制备 | 第29-30页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0-33页 |
1.6.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31-32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3-44页 |
2.1 简介 | 第33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3-35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2.3.1 抗cTn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5-38页 |
2.3.2 抗cTnI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38-39页 |
2.3.3 细胞株传代稳定性检测 | 第39页 |
2.3.4 抗体的稳定性检测与配对 | 第3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2.4.1 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 | 第39页 |
2.4.2 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结果 | 第39-40页 |
2.4.3 抗cTnI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40-41页 |
2.4.4 细胞株传代的稳定性 | 第41-42页 |
2.4.5 抗体的稳定性与配对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羧基功能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与调控 | 第44-67页 |
3.1 简介 | 第44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4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4-45页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3.1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46页 |
3.3.2 羧基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 | 第46页 |
3.3.3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 | 第46-47页 |
3.3.4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47页 |
3.3.5 动态光散射和Zeta电位分析 | 第47页 |
3.3.6 荧光分光光度分析 | 第47页 |
3.3.7 紫外分光光谱测定 | 第47页 |
3.3.8 微球表面羧基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3.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3.3.10 热重分析 | 第48页 |
3.3.11 圆二色谱分析 | 第48页 |
3.3.12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8-65页 |
3.4.1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调控 | 第48-55页 |
3.4.2 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与优化 | 第55-58页 |
3.4.3 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表征 | 第58-62页 |
3.4.4 荧光染料对抗体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62-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微球-荧光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67-82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实验设备 | 第67-6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8-72页 |
4.3.1 算法优化 | 第68-69页 |
4.3.2 反应体系 | 第69页 |
4.3.3 溶解度参数 | 第69页 |
4.3.4 模拟方法与步骤 | 第69-70页 |
4.3.5 耗散粒子动力学 | 第70-7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2-80页 |
4.4.1 分子模型构建与优化 | 第72-74页 |
4.4.2 溶解度参数 | 第74-75页 |
4.4.3 耗散粒子动力学 | 第75-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cTnI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 | 第82-100页 |
5.1 简介 | 第82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82-84页 |
5.2.1 主要试剂 | 第82-83页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3-84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4-88页 |
5.3.1 荧光微球的制备 | 第84页 |
5.3.2 荧光免疫微球的制备 | 第84-85页 |
5.3.3 cTnI基于NR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 | 第85-87页 |
5.3.4 cTnI基于FITC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 | 第87-8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88-98页 |
5.4.1 荧光免疫微球的制备 | 第88-90页 |
5.4.2 cTnI基于NR荧光免疫检测卡的制备 | 第90-95页 |
5.4.3 cTnI基于FITC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的制备 | 第95-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CRP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 | 第100-119页 |
6.1 简介 | 第100页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00-102页 |
6.2.1 主要试剂 | 第100-101页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01-102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102-106页 |
6.3.1 荧光微球的制备 | 第102页 |
6.3.2 荧光免疫微球的制备 | 第102-103页 |
6.3.3 CRP基于NR荧光免疫检测卡的制备 | 第103-105页 |
6.3.4 CRP基于FITC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的制备 | 第105-106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7页 |
6.4.1 荧光免疫微球的制备 | 第106-108页 |
6.4.2 CRP基于NR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的制备 | 第108-114页 |
6.4.3 CRP基于FITC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的制备 | 第114-11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一、结论 | 第119-120页 |
二、创新点 | 第120页 |
三、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附件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