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绿色信贷法治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9页
一、绿色信贷的提出第9-14页
    (一)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第9-10页
    (二) 环境产业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第10-12页
        1. 环境产业可以推动金融业第11-12页
        2. 金融支持体系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第12页
    (三) 绿色信贷的理念第12-14页
二、绿色信贷的基础——赤道原则第14-18页
    (一) 赤道原则的概念第14页
    (二) 赤道原则的内容和特点第14-15页
        1. 赤道原则内容第14-15页
        2. 赤道原则特点第15页
    (三) 中国银行业加入赤道原则的可行性第15-18页
        1. 提升经营业绩第16页
        2. 降低银行风险第16-17页
        3. 促进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第17-18页
三、绿色信贷法律风险分析第18-24页
    (一) 绿色信贷法律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第18-20页
        1. 信用风险第18页
        2. 市场风险第18-19页
        3. 担保风险第19页
        4. 操作风险第19-20页
    (二) 传统金融法律风险管理框架的局限第20-21页
    (三) 绿色信贷的法律风险管理对策第21-24页
        1. 主动管理第21页
        2. 预先管理第21-22页
        3. 目标特定第22页
        4. 全流程管理第22-24页
四、我国绿色信贷实施的法律问题分析第24-29页
    (一) 绿色信贷缺乏系统的立法支持第24-25页
        1. 金融立法的不足第24-25页
        2. 环境立法的不足第25页
    (二) 绿色信贷相关政策欠缺可实施性第25-26页
    (三) 我国绿色信贷执行中的问题第26-29页
        1. 信贷政策缺乏法律强制力第26-27页
        2. 环境信息披露及沟通机制不健全第27页
        3. 绿色信贷担保制度不配套第27-29页
五、国内外典型绿色信贷的实践和经验第29-36页
    (一) 我国兴业银行的实践及经验第29-30页
        1. 设立专门机构并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第29页
        2. 积极创新开发绿色产品及服务第29-30页
        3.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第30页
    (二) 美国商业银行的实践及经验第30-32页
    (三) 日本商业银行的实践及经验第32-33页
    (四) 国外绿色信贷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第33-36页
        1. 加强环境立法第33-34页
        2. 制定激励机制第34页
        3. 设立环境标准第34页
        4. 建立完善社会力量监督机制第34-36页
六、绿色信贷的法治化路径第36-47页
    (一) 完善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第36-41页
        1. 明确银行环境法律责任第36-38页
        2. 建立环保信息披露和共享制度第38-39页
        3. 制定统一的绿色信贷标准第39-40页
        4. 制定激励机制第40-41页
        5. 完善环境诉讼法律制度第41页
    (二) 银行业要践行绿色经营理念第41-44页
        1. 响应赤道原则,提升银行业责任第41-42页
        2. 加强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第42页
        3. 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第42-43页
        4. 绿色信贷业务创新第43-44页
    (三) 加强对地方政府环保考核第44-45页
        1. 完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制度第44-45页
        2. 设立政府官员环境责任追究机制第45页
    (四) 完善社会各界力量的监督制度第45-47页
        1.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制度第45-46页
        2. 完善社会力量监督制度第46-47页
七、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公司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12中富01”公司债券违约风险案例研究--基于KMV模型分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