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杨载《诗法家数》之体法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第一节 本课题之研究目的第7-8页
 第二节 国内外对杨载及其《诗法家数》的研究综述第8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重点第8-10页
第二章 “六义”本原与《诗法家数》的相关解读第10-16页
 第一节“六义”的解读第10-13页
  一、“六义”的原始意义——功能与标识双重意义第10-12页
  二、“六义”的诗学演变第12-13页
 第二节 杨载对“六义”的解读第13-16页
第三章 “体”之二义:类别与体格第16-23页
 第一节 “体”即类别第16-17页
 第二节“体”即体格第17-21页
 第三节 “类别”与“体格”的辩证统一第21-23页
第四章《诗法家数》关于“法”的论述第23-35页
 第一节 “死法”与“活法”第23-25页
 第二节 《诗法家数》的宗古师今第25-27页
 第三节 规矩与变化第27-32页
  一、结构方面的规矩第27-30页
  二、字法方面的规矩第30-31页
  三、待境与立意第31-32页
 第四节 言意兼顾:“规矩”与“变化”的辩证统一第32-35页
第五章 《诗法家数》的理论价值及意义第35-39页
 第一节《诗法家数》的理论价值第35-37页
  一、总结了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经验第35页
  二、《诗法家数》强调了雅正浑厚的诗歌传统第35-36页
  三、《诗法家数》为学诗者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具体指导第36-37页
 第二节《诗法家数》在诗学史上的地位第37-38页
 第三节《诗法家数》对当代诗歌的指导意义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后记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向死而生”窥疑生命的价值--从《史记》自杀现象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下一篇:荆轲形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