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三联九针治疗不同原因视神经萎缩疗效的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中英文对照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36页 |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第10-18页 |
1.视神经萎缩病名源流 | 第10页 |
2.视神经萎缩发病总病机 | 第10页 |
3.中医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第10-12页 |
4.视神经萎缩的中医治疗概况 | 第1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第18-36页 |
1.视神经萎缩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视神经萎缩的流行病学 | 第18-19页 |
3.视神经萎缩的解剖学基础 | 第19-20页 |
4.视神经萎缩的发病机制 | 第20页 |
5.视神经萎缩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6.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第24-27页 |
7.视神经萎缩的治疗进展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前言 | 第36-3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7-54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1.研究对象 | 第37页 |
2.病例选择标准 | 第37-38页 |
3.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1.总体情况 | 第40-41页 |
2.一般情况 | 第41-42页 |
3.客观指标分析 | 第42-44页 |
4.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 第44-47页 |
三、讨论 | 第47-53页 |
1.韦氏眼科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第47-48页 |
2.韦氏三联九针的理论依据 | 第48-49页 |
3.韦氏三联九针的安全性评价 | 第49-50页 |
4.有效性的讨论 | 第50-51页 |
5.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