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3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风险分析理论及方法 | 第18-32页 |
2.1 风险定义 | 第18页 |
2.2 风险分析 | 第18-19页 |
2.3 风险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2.4 定性风险分析科学方法 | 第22-24页 |
2.4.1 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 第22页 |
2.4.2 分析方法特点 | 第22-24页 |
2.4.3 故障树构成 | 第24页 |
2.5 定量风险分析科学方法 | 第24-32页 |
2.5.1 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 第24页 |
2.5.2 分析方法特点 | 第24-25页 |
2.5.3 分析方法原理 | 第25-26页 |
2.5.4 分析方法计算 | 第26-27页 |
2.5.5 判断矩阵一致性及其检验 | 第27-30页 |
2.5.6 分析方法基本步骤 | 第30-32页 |
3 沪昆线铁路可动心道岔改造施工项目 | 第32-40页 |
3.1 项目介绍 | 第32-34页 |
3.2 项目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 | 第34-38页 |
3.2.1 项目技术标准及作业要求 | 第34-35页 |
3.2.2 项目施工方法 | 第35-36页 |
3.2.3 项目施工流程 | 第36-38页 |
3.3 根据项目施工流程找出风险因素 | 第38-40页 |
4 沪昆线铁路可动心道岔改造施工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40-47页 |
4.1 人员因素识别 | 第40-42页 |
4.1.1 人员因素事故案例 | 第40-41页 |
4.1.2 人员因素分类 | 第41-42页 |
4.2 环境因素识别 | 第42页 |
4.2.1 环境因素事故案例 | 第42页 |
4.2.2 环境因素分类 | 第42页 |
4.3 材料、工机具因素识别 | 第42-43页 |
4.3.1 材料、工机具因素事故案例 | 第42-43页 |
4.3.2 材料、工机具因素分类 | 第43页 |
4.4 项目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43-47页 |
4.4.1 构造项目风险故障树 | 第43-45页 |
4.4.2 结合故障树模型辨别项目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45-47页 |
5 沪昆线铁路可动心道岔改造施工项目关键风险因素分析 | 第47-76页 |
5.1 项目风险因素权重分析 | 第47-59页 |
5.1.1 构建项目风险分析模型 | 第47-48页 |
5.1.2 应用问卷调查得出项目风险因素比较矩阵 | 第48-50页 |
5.1.3 计算项目风险因素权重 | 第50-58页 |
5.1.4 项目风险因素权重一致性检验 | 第58-59页 |
5.2 根据权重识别出项目关键风险因素并对所有因素进行分析 | 第59-63页 |
5.2.1 识别项目关键风险因素 | 第59-60页 |
5.2.2 项目关键风险因素分析 | 第60页 |
5.2.3 项目其他风险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5.2.4 项目关键风险因素指标排序及分析 | 第62-63页 |
5.3 按照关键风险因素指标排序依次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 第63-71页 |
5.4 项目应急预案 | 第71-75页 |
5.5 项目关键风险因素的共性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A沪昆线铁路可动心道岔改造施工项目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