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第15-21页 |
2.1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职业倦怠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公务员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3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定义 | 第16页 |
2.2 职业倦怠的经典模型—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模型 | 第16-17页 |
2.3 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 第17-18页 |
2.3.1 MBI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 第17页 |
2.3.2 BM量表(Burnout Measurement) | 第17-18页 |
2.4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4.1 组织因素 | 第18页 |
2.4.2 职业因素 | 第18页 |
2.4.3 个人因素 | 第18-19页 |
2.5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 第19页 |
2.6 总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21-35页 |
3.1 问卷设计与信度、效度分析 | 第21-22页 |
3.1.1 问卷主要内容 | 第21页 |
3.1.2 信度、效度分析 | 第21-22页 |
3.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第22-23页 |
3.3 因子分析 | 第23-25页 |
3.3.1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维度因子分析 | 第23-24页 |
3.3.2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24-25页 |
3.4 描述性分析 | 第25-26页 |
3.4.1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的整体水平描述 | 第25-26页 |
3.4.2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第26页 |
3.5 方差分析 | 第26-31页 |
3.5.1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职位差异 | 第26-27页 |
3.5.2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机关层级差异 | 第27-28页 |
3.5.3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婚姻状况差异 | 第28-29页 |
3.5.4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 | 第29-30页 |
3.5.5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任职年限差异 | 第30-31页 |
3.6 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3.7 研究结论 | 第32-33页 |
3.8 讨论 | 第33-35页 |
3.8.1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感整体状况 | 第33页 |
3.8.2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第33-35页 |
第4章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4.1 急剧变迁的经济社会环境 | 第35-36页 |
4.2 压力型体制的影响 | 第36页 |
4.3 公共人事制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4.4 组织文化及其个体因素 | 第38页 |
4.5 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国内部分省市公务员职业倦怠干预的经验借鉴 | 第40-44页 |
5.1 有效干预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经验做法 | 第40-42页 |
5.1.1 健全流动机制 | 第40页 |
5.1.2 完善晋升机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 第40-41页 |
5.1.3 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 第41页 |
5.1.4 营造和谐行政环境 | 第41-42页 |
5.1.5 导入EAP援助方式 | 第42页 |
5.1.6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 第42页 |
5.2 有效干预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经验借鉴 | 第42-43页 |
5.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温州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 第44-49页 |
6.1 职业层面 | 第44-45页 |
6.1.1 完善工作设计,丰富工作内涵 | 第44页 |
6.1.2 明确个人和组织的需要,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 第44-45页 |
6.2 工作环境层面 | 第45-46页 |
6.2.1 引入参与式管理方法,增强组织凝聚力 | 第45页 |
6.2.2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沟通质量 | 第45-46页 |
6.2.3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团队氛围 | 第46页 |
6.2.4 导入EAP援助,科学干预公务员职业倦怠 | 第46页 |
6.3 组织制度层面 | 第46-49页 |
6.3.1 重视培训需求,完善培训制度 | 第46-47页 |
6.3.2 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7-48页 |
6.3.3 构建合理薪酬体系,发挥激励效用 | 第48页 |
6.3.4 建立透明的晋升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 第48-49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1 温州市公务员工作现状问卷调查表 | 第53-56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附录3 访谈结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