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关于政府环保支出特征及其效应的已有研究 | 第13-15页 |
2.1.1 政府环保支出内涵界定 | 第13-14页 |
2.1.2 政府环保支出的特征 | 第14页 |
2.1.3 政府环保支出效应 | 第14-15页 |
2.2 关于企业环保投资特征及其效应的已有研究 | 第15-17页 |
2.2.1 企业环保投资内涵界定 | 第15页 |
2.2.2 企业环保投资特征 | 第15-16页 |
2.2.3 企业环保投资效应 | 第16-17页 |
2.3 政府环保支出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挤入与挤出效应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2.3.1 挤入效应 | 第18-19页 |
2.3.2 挤出效应 | 第19页 |
2.3.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4 评述 | 第20-21页 |
3 政府环保支出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挤入与挤出效应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3.1 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环保行为分析 | 第21-22页 |
3.1.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1页 |
3.1.2 外部性理论 | 第21-22页 |
3.1.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2页 |
3.2 政府环保支出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挤入与挤出效应机制分析 | 第22-25页 |
3.2.1 挤入效应分析 | 第22-23页 |
3.2.2 挤出效应分析 | 第23-24页 |
3.2.3 总效应分析 | 第24-25页 |
3.3 挤入与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25-27页 |
3.3.1 支出-投资模型 | 第25-26页 |
3.3.2 支出-投资“U型”模型 | 第26-27页 |
4 政府环保支出对企业环保投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初步统计分析 | 第27-37页 |
4.1 数据的初步处理 | 第27-28页 |
4.2 “政府环保支出”特征统计分析 | 第28-31页 |
4.3 “企业环保投资”特征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4.4 “政府环保支出”与“企业环保投资”协变趋势统计观察 | 第34-36页 |
4.5 小结 | 第36-37页 |
5 政府环保支出对企业环保投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7-39页 |
5.1.1 变量选择及指标构造 | 第37-39页 |
5.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9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5.2.2 单位根检验 | 第40页 |
5.2.3 协整检验 | 第40-41页 |
5.3 计量结果 | 第41-51页 |
5.3.1 GMM模型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5.3.2 分地区对拐点的进一步讨论 | 第44-46页 |
5.3.3 分区制模型检验 | 第46-47页 |
5.3.4 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5.3.5 对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第49-51页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51页 |
6.1.1 政府环保支出规模对企业环保投资存在挤入与挤出效应 | 第51页 |
6.1.2 各省政府环保支出对企业环保投资均处于挤出阶段 | 第51页 |
6.1.3 挤入与挤出效应受经济运行情况影响 | 第5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6.2.1 在“U型”曲线下降阶段,进一步加大政府环保投入规模 | 第52页 |
6.2.2 在“U型”曲线上升阶段,建立稳定的环境保护资金机制 | 第52页 |
6.2.3 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 第52-53页 |
6.2.4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环境资金来源 | 第53页 |
6.2.5 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 第53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