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石墨烯 | 第11-12页 |
1.2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概述 | 第12-15页 |
1.2.1 硼掺杂石墨烯 | 第12-13页 |
1.2.2 氮掺杂石墨烯 | 第13页 |
1.2.3 硫掺杂石墨烯 | 第13-14页 |
1.2.4 氮磷双掺石墨烯 | 第14页 |
1.2.5 氮硫双掺石墨烯 | 第14-15页 |
1.3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应用 | 第15-18页 |
1.3.1 电化学传感器 | 第15-16页 |
1.3.2 生物传感器 | 第16-17页 |
1.3.3 燃料电池 | 第17页 |
1.3.4 锂离子电池 | 第17-18页 |
1.3.5 超级电容器 | 第18页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金-铂双金属纳米/磺酸化氮掺硫双掺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于同时检测多巴胺和尿酸 | 第20-35页 |
2.1 前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2.1 试剂和材料 | 第21-22页 |
2.2.2 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2.2.3 磺酸化氮硫双掺石墨烯(S-NS-GR)制备 | 第22-23页 |
2.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2.3.1 材料物理化学表征 | 第24-27页 |
2.3.2 多巴胺和尿酸的电化学行为 | 第27-28页 |
2.3.3 金属前驱体比例的优化 | 第28-29页 |
2.3.4 pH的优化 | 第29页 |
2.3.5 扫速影响 | 第29-30页 |
2.3.6 DA和UA的同时测定 | 第30-32页 |
2.3.7 重复性、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8 实际样品检测 | 第33-34页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3 钯-铂双金属纳米/磺酸化氮硫双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于甲醇催化氧化 | 第35-46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2.1 试剂和材料 | 第36-37页 |
3.2.2 仪器和设备 | 第37页 |
3.2.3 钯-铂双金属纳米/磺酸化氮硫双掺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7-38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8-44页 |
3.3.1 物理化学的表征 | 第38-40页 |
3.3.2 电化学活性面积的计算 | 第40-41页 |
3.3.3 甲醇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 第41-42页 |
3.3.4 甲醇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5 扫描速率对甲醇氧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6 稳定性探究 | 第44页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4.1 总结 | 第46页 |
4.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