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15-28页 |
2.1 SDN技术 | 第15-18页 |
2.1.1 SDN的概述 | 第15页 |
2.1.2 SDN的架构 | 第15-18页 |
2.2 SDN 的 OpenFlow 协议 | 第18-23页 |
2.2.1 南向接口协议 | 第18-22页 |
2.2.2 北向接口协议 | 第22-23页 |
2.3 SDN控制器 | 第23-26页 |
2.4 负载均衡技术 | 第26-27页 |
2.4.1 负载均衡的概念 | 第26页 |
2.4.2 负载均衡的分类 | 第26-27页 |
2.5 负载均衡系统的研究 | 第27页 |
2.5.1 负载均衡系统的研究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SDN负载均衡系统设计 | 第28-39页 |
3.1 负载均衡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2 负载均衡系统的数据库表设计 | 第30-31页 |
3.2.1 负载信息表 | 第30页 |
3.2.2 链路信息表 | 第30-31页 |
3.3 负载均衡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第31-33页 |
3.3.1 控制器负载的评估 | 第31-32页 |
3.3.2 控制器负载的监控 | 第32页 |
3.3.3 控制器负载的迁移 | 第32-33页 |
3.4 负载均衡系统的控制器模块设计 | 第33-38页 |
3.4.1 链路信息采集模块 | 第33-35页 |
3.4.2 链路负载均衡模块 | 第35页 |
3.4.3 控制器负载采集模块 | 第35-36页 |
3.4.4 控制器负载计算模块 | 第36-37页 |
3.4.5 缓存模块和数据库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 Dijkstra 算法的链路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 | 第39-47页 |
4.1 Dijkstra 算法介绍 | 第39页 |
4.2 Dijkstra 算法原理 | 第39-41页 |
4.2.1 Dijkstra 算法思想 | 第39-40页 |
4.2.2 Dijkstra 算法实例 | 第40-41页 |
4.3 Dijkstra 算法的优化 | 第41-43页 |
4.3.1 算法存储结构优化 | 第41-43页 |
4.3.2 算法结构优化 | 第43页 |
4.4 基于 Dijkstra 算法的链路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 | 第43-46页 |
4.4.1 Dijkstra 算法路径权值的计算 | 第44页 |
4.4.2 基于 Dijkstra 算法的链路负载均衡实现过程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7-66页 |
5.1 Mininet 相关介绍 | 第47页 |
5.2 FloodLight 相关介绍 | 第47-53页 |
5.3 实验环境搭建 | 第53-57页 |
5.3.1 Mininet 环境搭建 | 第53-54页 |
5.3.2 Floodlight 环境搭建 | 第54-56页 |
5.3.3 Mininet 和 Floodlight 连接 | 第56页 |
5.3.4 安装数据库 | 第56-57页 |
5.4 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 | 第57-65页 |
5.4.1 负载均衡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 第57-62页 |
5.4.2 优化 Dijkstra 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第62-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