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学生动词重叠式偏误分析--以乌隆府皇太后女子中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2 动词重叠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1 本体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偏误研究 | 第11页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1.3.1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1-12页 |
1.3.2 交际策略理论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泰国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习得情况 | 第13-20页 |
2.1 口语及作文语料统计 | 第13-14页 |
2.2 动词重叠式测试统计 | 第14-20页 |
2.2.1 测试说明 | 第14-15页 |
2.2.2 测试结果统计 | 第15-20页 |
第三章 动词重叠式偏误类型分析 | 第20-26页 |
3.1 遗漏 | 第20-21页 |
3.1.1 句法遗漏 | 第20页 |
3.1.2 语义遗漏 | 第20-21页 |
3.1.3 语用遗漏 | 第21页 |
3.2 滥用 | 第21-22页 |
3.2.1 不合乎语义的滥用 | 第21-22页 |
3.2.2 不合乎语境的滥用 | 第22页 |
3.3 误用 | 第22-26页 |
3.3.1 不可重叠的动词使用重叠式 | 第22-23页 |
3.3.2 形式使用偏误 | 第23-24页 |
3.3.3 动词重叠式作定语偏误 | 第24页 |
3.3.4 动词重叠式加补语偏误 | 第24页 |
3.3.5 动词重叠式加宾语偏误 | 第24-25页 |
3.3.6 与时间状语搭配偏误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动词重叠式偏误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4.1 母语因素 | 第26-27页 |
4.2 目的语因素 | 第27页 |
4.3 教师因素 | 第27-28页 |
4.4 学习者因素 | 第28-29页 |
4.5 教材因素 | 第29-32页 |
第五章 对外汉语中动词重叠式习得与教学的建议 | 第32-36页 |
5.1 对教师的建议 | 第32-33页 |
5.1.1 讲解要全面 | 第32页 |
5.1.2 明确界定范围 | 第32-33页 |
5.1.3 注意分阶段教学 | 第33页 |
5.2 对教材的建议 | 第33-34页 |
5.2.1 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 第33-34页 |
5.2.2 词汇、话题要实用 | 第34页 |
5.2.3 内容、形式要有趣 | 第34页 |
5.3 对学习者的建议 | 第34-36页 |
5.3.1 明确学习动机 | 第34-35页 |
5.3.2 树立学习目标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