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0-23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超密集组网系统概述 | 第23-37页 |
2.1 超密集组网的概念 | 第23-24页 |
2.2 超密集组网信道模型 | 第24-27页 |
2.2.1 超密集组网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 | 第25页 |
2.2.2 超密集组网的莱斯衰落信道模型 | 第25-27页 |
2.3 超密集组网关键技术 | 第27-35页 |
2.3.1 超密集组网的功率分配方案 | 第27-30页 |
2.3.2 超密集组网分簇算法 | 第30-32页 |
2.3.3 超密集组网干扰管理技术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UDN子载波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UDN子载波与功率分配系统模型 | 第38-40页 |
3.3 基于迭代近似注水算法的子载波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40-45页 |
3.3.1 构建优化问题 | 第40-41页 |
3.3.2 传统的迭代注水算法 | 第41-43页 |
3.3.3 低复杂度迭代近似注水算法 | 第43-44页 |
3.3.4 复杂度分析 | 第44-45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小区干扰对齐的UDN干扰管理 | 第49-61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UDN下行传输系统模型 | 第49-51页 |
4.3 基于虚拟小区分簇的干扰对齐算法 | 第51-56页 |
4.3.1 虚拟小区分簇 | 第52-53页 |
4.3.2 干扰对齐方案设计 | 第53-56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5页 |
5.1 总结 | 第61-62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