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准教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7页
        1.3.1 国内研究进程第13页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4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7-18页
        1.4.1 重点第17-18页
        1.4.2 难点第18页
        1.4.3 创新点第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8-19页
        1.5.2 比较分析法第19页
        1.5.3 跨学科分析法第19-20页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特点及精准教学的大数据原理和技术第20-35页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特点第20-25页
        2.1.1 课程内容特点第20-21页
        2.1.2 教师特点第21页
        2.1.3 教学对象特点第21-23页
        2.1.4 大学生价值认同递减第23-24页
        2.1.5 认知与信仰第24-25页
    2.2 大数据相关原理和技术第25-35页
        2.2.1 大数据原理第25-28页
        2.2.2 大数据技术第28-32页
        2.2.3 大数据功能第32-35页
3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准教学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第35-47页
    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准教学面临的矛盾第35-38页
        3.1.1 教学内容丰富性与授课课时有限性的矛盾第35页
        3.1.2 理论体系整体性与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的矛盾第35-36页
        3.1.3 教学内容理论化与接受意趣感性化的矛盾第36-37页
        3.1.4 教学方式统一化与受教育者特征个性化的矛盾第37-38页
        3.1.5 教学目标多样性与考核方式单一性的矛盾第38页
    3.2 基于大数据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准教学的困难第38-47页
        3.2.1 观念上缺乏课程数据意识第38-40页
        3.2.2 体制上缺乏课程数据运用机制第40-43页
        3.2.3 技术上缺乏成熟的数据处理能力第43-47页
4 大数据对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第47-57页
    4.1 教学过程精准化,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针对性第47-53页
        4.1.1 基于大数据资源共享转变教学双方主客体地位第47-48页
        4.1.2 基于大数据精准性原理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第48-51页
        4.1.3 基于大数据智能分组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主化第51-53页
    4.2 教学效果精准化,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第53-57页
        4.2.1 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拓展课程的教学方式第53页
        4.2.2 基于大数据全数据原理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第53-55页
        4.2.3 基于大数据量化技术实现多元的教学评估第55-57页
5 基于大数据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准教学的对策建议第57-71页
    5.1 认识大数据,树立课程教学新思维第57-60页
        5.1.1 树立课程数据挖掘思维第57-58页
        5.1.2 树立课程数据分析思维第58-59页
        5.1.3 树立课程数据预测思维第59-60页
    5.2 运用大数据,开展课程精准教学新模式第60-65页
        5.2.1 构建课程数据技术平台,采集教学数据第60-63页
        5.2.2 构建课程数据网络课堂,延伸传统课堂第63-64页
        5.2.3 构建课程数据人才队伍,促进学科融合第64-65页
    5.3 借助大数据,创新课程教学新方案第65-71页
        5.3.1 精准确立课程教学内容,立足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第65-67页
        5.3.2 精准推送课程教学辅导,确保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第67-68页
        5.3.3 精准评价课程教学效果,追踪教学目标的导向性第68-71页
结语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善恶、社会距离与公平偏好--基于行为博弈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HL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