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所用材料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苏颂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家世 | 第15-23页 |
第一节 苏颂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苏颂的家世 | 第17-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北宋晚期的党争及其对苏颂仕途的影响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北宋晚期的党争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党争对苏颂仕途的影响 | 第25-30页 |
第三节 绘像景灵宫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苏颂的关系网 | 第34-76页 |
第一节 从苏颂《苏魏公文集》墓志碑铭看苏颂与新旧党人交往 | 第34-55页 |
第二节 苏颂交往的其他新旧党人 | 第55-62页 |
第三节 苏颂与新党领袖王安石的关系 | 第62-64页 |
第四节 苏颂与新旧党人联姻 | 第64-70页 |
第五节 苏颂与佛僧的交往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四章 从《苏魏公文集·奏议》看苏颂的政治姿态 | 第76-87页 |
第一节 苏颂的奏议内容 | 第76-83页 |
第二节 《苏魏公文集·奏议》的特点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语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一 《魏公谭训》证误二则 | 第101-102页 |
附录二 《宋史》证误二则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