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及操作风险概述 | 第15-20页 |
2.1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简介 | 第15-17页 |
2.1.1 票据的概念和功能 | 第15-17页 |
2.1.2 票据业务的发展 | 第17页 |
2.2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简介 | 第17-20页 |
2.2.1 操作风险的界定及分类 | 第17-18页 |
2.2.2 操作风险的度量 | 第18-20页 |
3 EGF银行济南分行票据业务特点及操作风险特点 | 第20-24页 |
3.1 EGF银行济南分行票据业务特点 | 第20-22页 |
3.1.1 票据承兑门槛低 | 第20-21页 |
3.1.2 票据贴现业务量大 | 第21页 |
3.1.3 票据转贴速度快 | 第21-22页 |
3.2 EGF银行济南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特点 | 第22-24页 |
3.2.1 票据承兑门槛低带来的操作风险 | 第22-23页 |
3.2.2 票据贴现业务量大带来的操作风险 | 第23页 |
3.2.3 票据转贴速度快带来的操作风险 | 第23-24页 |
4 EGF银行济南分行票据操作风险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24-27页 |
4.1 内外勾结票据诈骗案 | 第24-25页 |
4.1.1 案件经过 | 第24页 |
4.1.2 本案给我们的启示 | 第24-25页 |
4.2 克隆票据诈骗案 | 第25-27页 |
4.2.1 案件经过 | 第25页 |
4.2.2 本案给我们的启示 | 第25-27页 |
5 EGF银行济南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6页 |
5.1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事前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5.1.1 内控体系不健全 | 第27页 |
5.1.2 票据业务人员设置不科学 | 第27-28页 |
5.1.3 科技手段投入不足 | 第28页 |
5.1.4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的意识较差 | 第28-29页 |
5.2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事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5.2.1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度量体系不健全 | 第29-32页 |
5.2.2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修正体系不健全 | 第32-33页 |
5.3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3-36页 |
5.3.1 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的内部成因 | 第33-34页 |
5.3.2 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的外部成因 | 第34-36页 |
6 加强EGF银行济南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 第36-42页 |
6.1 完善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事前管理机制 | 第36-38页 |
6.1.1 严格执行开票制度 | 第36页 |
6.1.2 加强贷后管理和会计核算 | 第36-37页 |
6.1.3 加强内部管理 | 第37页 |
6.1.4 加强保证金和担保核查 | 第37页 |
6.1.5 建立严格的内部检查制度 | 第37-38页 |
6.2 完善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事后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6.2.1 完善操作风险度量体系 | 第38页 |
6.2.2 完善操作风险修正体系 | 第38-39页 |
6.3 针对具体风险的管理措施 | 第39-42页 |
6.3.1 严格把握票据真实性 | 第39页 |
6.3.2 严格把握票据的有效性 | 第39页 |
6.3.3 严格把握承兑人的信用状况 | 第39页 |
6.3.4 提高员工操作风险防范能力 | 第39-40页 |
6.3.5 做好宣传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 第40页 |
6.3.6 严格职责分离 | 第40页 |
6.3.7 加大电子商业汇票的推广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