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章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相关理论概念和性质 | 第11-15页 |
2.1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概念和内涵 | 第11-12页 |
2.1.1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内涵 | 第11-12页 |
2.2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相关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2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2-13页 |
2.3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性质和功能 | 第13-15页 |
2.3.1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性质 | 第13页 |
2.3.2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功能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分析 | 第15-22页 |
3.1 国外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借鉴 | 第15-17页 |
3.1.1 美国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简介 | 第15-16页 |
3.1.2 英国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简介 | 第16-17页 |
3.2 国外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启示和借鉴 | 第17-19页 |
3.2.1 明确政府的职责和定位 | 第17-18页 |
3.2.2 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 | 第18页 |
3.2.3 重视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 第18页 |
3.2.4 重视志愿者服务的作用 | 第18-19页 |
3.3 国内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借鉴 | 第19-22页 |
3.3.1 重庆渝中区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简介 | 第19-20页 |
3.3.2 渝中区经验做法带来的启示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发展进程和建设理念 | 第22-26页 |
4.1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发展进程 | 第22-23页 |
4.2 我国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建设的理念 | 第23-26页 |
4.2.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第23-24页 |
4.2.2 依法保障的法制观 | 第24页 |
4.2.3 保障水平要与社区承受能力匹配 | 第24页 |
4.2.4 强调保障的公平 | 第24页 |
4.2.5 注重个人责任 | 第24-26页 |
第五章 昆明经开区果林社区概况及社会保障服务成效 | 第26-30页 |
5.1 果林社区概况及特点 | 第26页 |
5.2 果林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实施成效 | 第26-30页 |
5.2.1 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强化就业与再就业服务 | 第27页 |
5.2.2 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 第27-28页 |
5.2.3 强化舆论宣传,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 第28页 |
5.2.4 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打造和谐劳动关系 | 第28-29页 |
5.2.5 积极筹集民间物资,帮助社区困难群众 | 第29页 |
5.2.6 做好各类保险的认证、收缴、发放工作 | 第29-30页 |
第六章 果林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6.1 果林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6.2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6.2.1 政府和社区在保障中定位不清 | 第32页 |
6.2.2 社区资源的相对缺乏 | 第32-33页 |
6.2.3 社区能力与居民的需求相距甚远 | 第33-35页 |
第七章 完善果林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发展建议 | 第35-40页 |
7.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5页 |
7.2 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障服务资金 | 第35-36页 |
7.3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 第36-38页 |
7.4 建立健全社区各项建设监督机制 | 第38页 |
7.5 引导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 第38-40页 |
第八章 总结展望 | 第40-42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8.2 借鉴意义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