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2章 共享单车押金问题概述 | 第15-20页 |
2.1 共享单车押金的法律属性 | 第15-18页 |
2.1.1 共享单车平台对押金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2 共享单车押金在相关法律中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3 本文对共享单车押金法律属性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共享单车押金监管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2.2.1 押金监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第18-19页 |
2.2.2 押金监管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第19-20页 |
2.2.3 押金监管对金融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第20页 |
第3章 共享单车押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3.1 押金收取主体资质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3.2 押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3.3 企业出现危机后押金退还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4 缺乏明确的法律监管依据 | 第22页 |
第4章 完善共享单车押金法律监管的对策 | 第22-27页 |
4.1 明确监管的法律依据,构建押金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 | 第22-23页 |
4.2 明确单车企业收取押金的准入门槛 | 第23-24页 |
4.3 厘清单车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等各个主体的职责 | 第24-25页 |
4.4 强制要求设立用户押金专用账户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托管 | 第25页 |
4.5 探索“信用”抵“押金”的模式 | 第25-26页 |
4.6 明确挪用押金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26-27页 |
4.7 构建相应的保险制度 | 第2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