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实践 | 第18-27页 |
2.1 绿色信贷业务的政策制度建设 | 第18-21页 |
2.1.1 美国 | 第18-19页 |
2.1.2 日本 | 第19-20页 |
2.1.3 英国 | 第20页 |
2.1.4 德国 | 第20-21页 |
2.2 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21-25页 |
2.2.1 绿色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 | 第21-23页 |
2.2.2 绿色信贷业务的其他风险 | 第23-25页 |
2.3 绿色信贷业务的产品创新 | 第25-27页 |
2.3.1 项目融资 | 第25页 |
2.3.2 房产类 | 第25-26页 |
2.3.3 交通类 | 第26页 |
2.3.4 信用卡类 | 第26页 |
2.3.5 资本类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实践 | 第27-36页 |
3.1 绿色信贷业务的政策制度建设 | 第27-31页 |
3.1.1 国家层面 | 第27-29页 |
3.1.2 商业银行层面 | 第29-31页 |
3.2 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31-33页 |
3.2.1 中国银行 | 第31页 |
3.2.2 兴业银行 | 第31-33页 |
3.2.3 中信银行 | 第33页 |
3.2.4 工商银行 | 第33页 |
3.3 绿色信贷业务的产品创新 | 第33-36页 |
第4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比较 | 第36-40页 |
4.1 绿色信贷业务的政策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4.1.1 国家层面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4.1.2 商业银行层面对比分析 | 第37页 |
4.2 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37-38页 |
4.3 绿色信贷业务的产品创新 | 第38页 |
4.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0-44页 |
5.1 政策制度方面 | 第40-41页 |
5.1.1 我国绿色信贷的政策约束与激励不足 | 第40页 |
5.1.2 缺乏统一的绿色信贷指导标准 | 第40页 |
5.1.3 商业银行对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性不高 | 第40-41页 |
5.2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41-42页 |
5.3 产品创新方面 | 第42-44页 |
5.3.1 结构单一且创新缺乏自主性 | 第42页 |
5.3.2 缺乏绿色信贷相关技术人才 | 第42-44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面临的主要对策 | 第44-48页 |
6.1 政策制度方面 | 第44-45页 |
6.1.1 建立相关激励与监督制度 | 第44页 |
6.1.2 宣扬绿色经济理念及绿色文化 | 第44-45页 |
6.1.3 强化绿色信贷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页 |
6.2 加强风险管理 | 第45-46页 |
6.3 产品创新方面 | 第46-48页 |
6.3.1 强化绿色信贷产品创新 | 第46页 |
6.3.2 加强专业化和规模化人才培养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