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玲珑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及定量预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1.3 研究目的任务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2-14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18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4-16页 |
2.2 区域岩浆岩 | 第16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16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16-18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18-23页 |
3.1 矿区地层 | 第18页 |
3.2 矿区岩浆岩 | 第18-19页 |
3.3 矿区构造 | 第19-20页 |
3.4 矿体空间形态特征 | 第20-21页 |
3.5 矿石特征与围岩蚀变 | 第21-23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23-40页 |
4.1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23-29页 |
4.2 蚀变岩与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6页 |
4.3 区域化探 | 第36-37页 |
4.3.1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37页 |
4.3.2 地球化学异常研究 | 第37页 |
4.4 玲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 第37-40页 |
第5章 研究区剥蚀系数 | 第40-45页 |
5.1 剥蚀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5.2 研究区金矿床的剥蚀系数 | 第41-45页 |
第6章 定量预测 | 第45-53页 |
6.1 圈定找矿预测区 | 第45-47页 |
6.2 类比法计算金属资源量 | 第47-49页 |
6.3 利用线性经验方程计算金资源量 | 第49-5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