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调控水稻叶表皮发育的LPL2和DSP1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4页
    1.1 水稻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简介第12-14页
        1.1.1 水稻简介第12页
        1.1.2 水稻的基因组研究第12-14页
    1.2 水稻叶表皮细胞发育研究第14-22页
        1.2.1 水稻叶片结构第14-15页
        1.2.2 水稻叶片发育阶段划分第15-17页
        1.2.3 拟南芥及水稻叶表皮细胞发育第17-20页
        1.2.4 其它禾本科植物表皮的发育第20-22页
    1.3 水稻叶气孔发育研究第22-27页
        1.3.1 拟南芥叶片气孔发育第22-23页
        1.3.2 水稻叶气孔的发育第23-26页
        1.3.3 参与水稻气孔发育的基因第26-27页
    1.4 植物细胞骨架研究进展第27-32页
        1.4.1 拟南芥中细胞骨架组成第27-28页
        1.4.2 拟南芥中SCAR/WAVE复合体研究进展第28-32页
        1.4.3 禾本科植物中SCAR/WAVE复合体同源基因的研究第32页
    1.5 本文研究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34-49页
    2.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2.1.1 植株材料第34页
        2.1.2 菌种和质粒第34页
        2.1.3 实验仪器第34页
        2.1.4 实验相关试剂及所用酶等第34-35页
    2.2 实验方法第35-49页
        2.2.1 水稻种植与培养第35页
        2.2.2 牙齿合成树脂印迹筛选技术第35-36页
        2.2.3 叶片离析法第36页
        2.2.4 气孔密度统计方法第36页
        2.2.5 水稻水培养法第36-37页
        2.2.6 电子扫描显微技术第37页
        2.2.7 潮霉素(HYG)抗性验证方法第37页
        2.2.8 不同浓度盐胁迫第37页
        2.2.9 干旱胁迫第37-38页
        2.2.10 半薄切片第38页
        2.2.11 水稻杂交第38-39页
        2.2.12 F2代遗传群体建立及遗传分析第39-40页
        2.2.13 LPL2的粗定位第40-41页
        2.2.14 LPL2精细定位第41页
        2.2.15 RNA提取及qRT-PCR第41-44页
        2.2.16 微丝骨架结构观察第44-45页
        2.2.17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45-46页
        2.2.18 载体构建第46-47页
        2.2.19 水稻转基因程序第47-49页
第三章 调控水稻表皮发育的LPL2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第49-81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49-77页
        3.1.1 lpl2-1 (less pronoμnced lobes epidermal cell 2-1)株型分析第49-50页
        3.1.2 lpl2-1叶表皮细胞发育图式第50-52页
        3.1.3 lpl2-1茎细胞与叶肉细胞边缘平滑第52-53页
        3.1.4 lpl2-1气孔密度升高,部分气孔畸形第53-54页
        3.1.5 lpl2-1幼苗期植株高度变矮,根长变短第54-55页
        3.1.6 lpl2-1对干旱胁迫更敏感第55-57页
        3.1.7 lpl2-1对盐胁迫更敏感第57页
        3.1.8 lpl2-1突变基因的粗定位第57-59页
        3.1.9 lpl2-1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第59-60页
        3.1.10 LPL2候选基因cDNA序列补充第60-61页
        3.1.11 杂交验证候选基因功能第61-63页
        3.1.12 LPL2基因在lpl2-1,lpl2-2,lpl2-3中表达降低第63-64页
        3.1.13 超表达LPL2恢复了lpl2-1表型第64-66页
        3.1.14 LPL2参与形成SCAR/WAVE复合体,促进微丝成核第66-68页
        3.1.15 LPL2编码AtPIROGI同源蛋白,能部分恢复pir的表型第68-70页
        3.1.16 LPL2在植物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第70页
        3.1.17 LPL2亚细胞定位第70-71页
        3.1.18 SCAR/WAVE复合体各亚基及上下游基因同源性分析第71-72页
        3.1.19 SCAR/WAVE复合体LPL1亚基分析第72-74页
        3.1.20 SCAR/WAVE复合体中LPL3亚基分析第74页
        3.1.21 SCAR/WAVE复合体上下游同源基因表达分析第74-75页
        3.1.22 WAVE复合体中各亚基同源蛋白互作第75-77页
    3.2 讨论与展望第77-81页
        3.2.1 水稻中SCAR/WAVE复合体参与微丝成核第77-79页
        3.2.2 LPL2参与调控气孔信号通路,与植物抗逆相关第79-81页
第四章 水稻OsDSP1基因定位与功能分析第81-90页
    4.1 实验结果第81-87页
        4.1.1 dsp-1植株表型分析第81-82页
        4.1.2 dsp-1叶气孔和茎气孔簇生第82-83页
        4.1.3 dsp-1气孔畸形,发育过程异常第83-85页
        4.1.4 dsp-1基因定位验证第85-87页
        4.1.5 dsp-1中转录因子OsSPCH2和OsMUTE表达下调第87页
    4.2 讨论与展望第87-90页
        4.2.1 DSP1调控气孔发育作用模式第87-89页
        4.2.2 研究展望第89-90页
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附录1第102-105页
附录2第105-107页
附录3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酿酒酵母DNA复制蛋白Mcm10促进复制解旋酶Mcm2-7激活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中药通关藤产地溯源及初步品质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