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简要述评 | 第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一)研究的重点 | 第17-18页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18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精准扶贫、PPP模式相关概念及PPP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第19-30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7页 |
(一)精准扶贫 | 第19-21页 |
(二)PPP模式 | 第21-27页 |
二、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理论支撑 | 第27-28页 |
三、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四、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第二章 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SWOT | 第30-38页 |
一、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现状 | 第30-33页 |
(一)基础设施建设 | 第30页 |
(二)产业培育 | 第30-31页 |
(三)异地搬迁 | 第31页 |
(四)金融支持 | 第31-32页 |
(五)能力素质提升 | 第32页 |
(六)社会帮扶 | 第32-33页 |
二、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SWOT分析 | 第33-38页 |
(一)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优势 | 第33-35页 |
(二)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劣势 | 第35-36页 |
(三)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机遇 | 第36-37页 |
(四)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挑战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PPP模式应用 | 第38-49页 |
一、项目简介及项目运行 | 第38-44页 |
(一)项目简介 | 第38页 |
(二)政府优惠政策 | 第38-39页 |
(三)项目的具体运行 | 第39-44页 |
二、绿色产业园项目助推高台县精准扶贫 | 第44-45页 |
(一)培育优势产业 拓宽贫困群众致富新渠道 | 第44页 |
(二)创新融资方式 增添贫困群众发展新活力 | 第44-45页 |
(三)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贫困群众致富新本领 | 第45页 |
(四)稳定劳务输出 打开贫困群众增收新引擎 | 第45页 |
三、高台县绿色产业园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一)民营资本参与度不高 | 第45-46页 |
(二)引入的经营主体技术、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 第46页 |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46-47页 |
(四)项目监督体制不健全 | 第47页 |
(五)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完善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PPP模式应用的建议 | 第49-52页 |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刺激民营资本的参与 | 第49页 |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经营主体的技术、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0页 |
四、健全项目的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五、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