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战争与北宋谏议文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思路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宋夏战争与北宋谏议文学的生成演进 | 第13-26页 |
第一节 北宋谏议文学的萌生 | 第13-17页 |
第二节 北宋谏议文学的文体构成及内容指向 | 第17-21页 |
第三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谏议文学的分期演进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人的政治心理及其谏诤精神 | 第26-39页 |
第一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人忧患意识的突显 | 第26-30页 |
第二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人政治参与意识的强化 | 第30-34页 |
第三节 “人文化成”—北宋文人的谏诤内涵 | 第34-39页 |
第三章 宋夏战争与北宋谏议文学的创作实践 | 第39-50页 |
第一节 亲历战争的“范韩”与谏议之风的兴起 | 第39-43页 |
第二节 内忧外患中的“庆历四谏”及其“直谏”文风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旧党“三贤”及其“劝婉”文风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宋夏战争对北宋谏议文学的推动 | 第50-64页 |
第一节 拓宽了北宋谏议文学言说内容的广度 | 第50-54页 |
第二节 促进北宋谏议文学叙事艺术的拓展 | 第54-58页 |
第三节 丰富了北宋谏议文学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内涵 | 第58-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70页 |
附表:宋夏交聘与北宋谏议文学分布年表 | 第7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