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水田深施肥机具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肥料颗粒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第22-29页 |
2.1 肥料颗粒物理特性的测试 | 第22-25页 |
2.1.1 肥料颗粒密度的测定 | 第22-23页 |
2.1.2 肥料颗粒三轴尺寸的测定 | 第23-24页 |
2.1.3 肥料颗粒含水率测定 | 第24-25页 |
2.2 肥料颗粒力学特性的测试 | 第25-28页 |
2.2.1 肥料颗粒摩擦系数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2 肥料颗粒休止角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3 肥料颗粒碰撞恢复系数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电驱式外槽轮排肥器 | 第29-44页 |
3.1 排肥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2 关键机械部件设计与分析 | 第30-41页 |
3.2.1 外槽轮结构设计 | 第30-34页 |
3.2.2 导肥板设计 | 第34-38页 |
3.2.3 其他机械部件设计 | 第38-41页 |
3.3 电驱部件选型与工作过程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基于离散元法的电驱式外槽轮排肥器排肥仿真模拟分析 | 第44-53页 |
4.1 离散元法基础 | 第44-46页 |
4.2 离散元数值仿真软件EDEM | 第46-47页 |
4.2.1 软件简介 | 第46-47页 |
4.2.2 软件仿真流程 | 第47页 |
4.3 排肥器排肥量性能仿真 | 第47-52页 |
4.3.1 排肥器仿真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4.3.2 肥料颗粒模型建立 | 第48页 |
4.3.3 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48-49页 |
4.3.4 排肥量影响因子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电驱式外槽轮排肥器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 | 第53-68页 |
5.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53-55页 |
5.2 排肥量影响因子台架试验 | 第55-65页 |
5.2.1 排肥器工作转速对排肥量的影响 | 第55-60页 |
5.2.2 外槽轮开度对排肥量的影响 | 第60-63页 |
5.2.3 排肥器工作转速、外槽轮开度与排肥量关系 | 第63-65页 |
5.3 各试验因子对排肥量的影响分析 | 第65页 |
5.3.1 排肥器工作转速对排肥量的影响分析 | 第65页 |
5.3.2 外槽轮开度对排肥量的影响分析 | 第65页 |
5.4 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电驱式侧深穴施肥装置配置设计与田间试验 | 第68-83页 |
6.1 整机配置设计 | 第68-73页 |
6.1.1 整机结构与性能参数 | 第68-69页 |
6.1.2 水稻精量穴直播同步侧深穴施肥工作原理 | 第69-70页 |
6.1.3 关键部件设计 | 第70-73页 |
6.2 田间性能试验 | 第73-82页 |
6.2.1 试验条件 | 第73-74页 |
6.2.2 试验方法 | 第74-79页 |
6.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8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7 结论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